本报讯(记者孙杰)自我市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小区人居环境日益改善、文化氛围逐渐浓厚。但是,少数居民占用公共空间,随意堆放杂物的情况仍较为突出。
9月23日上午,记者在运河区御河新城西区看到,尽管墙上挂着“禁止堆放杂物”的提示牌,但有几栋楼的单元门入口旁却堆放了一堆杂物。在16号楼背面,几棵树下竟然堆着十几包杂物,上面还遮盖着纸箱和铁板,俨然成为一个“小型废物回收站点”。虽然树木与楼体之间有通道,但异味扑鼻,让人难以从这里通过。在雍和小区一处单元楼门口处,居民把废弃纸箱和杂物塞在了单元门与墙体的缝隙中,摞得和单元门一样高。单元门只能开着,因为一旦关门,门后塞满的杂物就会散落一地。
废弃物占用公共空间,不仅影响居民出行和居民区整体环境,也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废弃物多为木制品、棉织品、纸制品等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党员和志愿者一方面定期帮助居民清理垃圾杂物,一方面加强宣传,努力提升居民环保意识。也希望广大居民积极行动起来,配合社区工作,同时也给自己营造更好地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