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4日
第06版:06

秋 声

张国中

秋天拜托秋风君梳理田野里的庄稼、村庄里的树。梳理的声音沙沙地响,农人们就从心坎里流露出喜悦,甚至会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家的庄稼地,以及整个田野的金子在流淌。这笑声,是秋天里最动人的旋律。

秋风君是一位高明的琴师,它的悠然弹奏,为整个秋天,撒满金色的音符。踏着秋风来到田野上、小河边、树林里,静静地倾听秋天成熟的声音。每一声悸动的心跳,都敲打出喜庆丰收的欢乐音节。

暮霭里的乡村,虽然没有了袅袅炊烟,但秋风君轻轻哼着一首首不知名的歌,为每一个在田野里劳作还没归家的农人,送来诱人的饭菜香。在秋风君轻盈的歌声里,玉米成熟了,露出金黄的籽粒,棉花白成天上的云朵,大豆熟了,谷子熟了,散发着醉人的稼禾芬芳。枣树上的枣儿红了脸,心中装满兴奋,它感激秋风君,将自己的甜香传到了远方。

秋日里的白天,是鸟儿们的乐园。鸟儿们欢快的歌喉,为了一场丰收的喜宴,一切都在庆典。麻雀、斑鸠、百灵、红点颏……各种鸟鸣,荡开了田野丰收的微笑和田野那最后丰满的胸脯,天似乎更高了,河似乎更绿了。此时的天空,明净清澄,只要有鸟儿们的鸣叫,人们就会陶醉,就会憧憬。

“蚁门知降雨,虫鸣觉近秋。”秋天里的虫鸣,是秋天里不可或缺的语言,或者说歌声。它们是秋风君的宠儿,有秋风君为它们传送,为它们扬声,无论是田野、沟坎、河边,或者村庄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到处都有它们的独唱、二重唱、大合唱。无论是白天,还是月夜,虫们无疑为秋天增加了乐趣、幽趣。

除了鸟,白天听得最多的就是秋蝉的嘶鸣了。说秋蝉嘶鸣,一点都不过分。蝉有夏蝉和秋蝉之分。夏蝉是整个夏天里最昂扬的歌者,声音歇斯底里,夸张到如音乐中的“高八度”。而秋蝉的嘶鸣,则委婉悠扬,少了夏蝉那样直而高亢的声调。这时,人们就开始忙着种白菜,忙着收秋。秋蝉的寿命很短暂,大约也就二十多天。为了这弥足珍贵的生命,它要在地下苦苦挣扎好几年才能钻出地面。一旦拱出地面,它就会用尽生命的力量,日夜歌唱,唱出蓄积一生的激情与梦想,成为自己最后的绝唱。

近年,农人们多种黑豆和黄豆。“豆田蝈蝈自在啼,瓜棚蛐蛐不住鸣”。这为多年不见踪影的蝈蝈,创造了生存的领地。一块块生长着黄豆黑豆的棋盘田,大片的黄豆地、黑豆地就成了蝈蝈们的天堂,豆叶和豆荚是它们的食物。它们无忧无虑,整日整夜地鸣叫,此起彼伏,东边唱来西边和,仿佛满地都是蝈蝈。

蝈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歌者。有它的鸣叫声,就能感觉到田园生活的惬意。它的歌声,总能引来一个两个或者三五个孩子,觊觎它绿色肥胖的肤色,幻想着把这歌声装进自己编织的蝈蝈笼里。但蝈蝈的狡猾,让孩子们捕捉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常常铩羽而归。虽然没有捉到心仪的蝈蝈,但蝈蝈的歌声时常会走进孩子们的梦中。蝈蝈的歌声,也让秋天的内容更丰富、更美丽。

秋天的夜间,是蛐蛐的天下。今年雨水大,蛐蛐格外多。 蛐蛐是喜水、喜潮湿的虫儿。夜晚,它们在田野,在瓜棚豆架下,甚至农家灶台的角落里“吱儿吱儿”地叫着,非丝非竹却清脆悦耳,或高亢激昂,或缠绵低诉,犹如一首柔美动听的协奏曲,把乡村的夜衬托得静谧而安详。许多时候,人们坐在院子里赏月、拉家常,蛐蛐们清脆的鸣叫声,就会毫不客气地融入到人们的说笑声中来。它们虽然潜伏在未知的一隅,却是不甘寂寞的歌者,是人们的说笑声引起了它们的共鸣,而躲得远远地与人们交流吗?

农家爬满扁豆秧的篱笆上,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门前池塘的草丛里,都有它们小小的黑褐色的身影,有它们的地方,就有它们脆脆的歌声。“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夜深了,大人才抱起酣睡已久的孩子恋恋不舍地回到家中。乡村的月夜,有蛐蛐相伴,大人孩子都会安然入睡,梦香境甜。

中秋的月光,是最美的风景。清幽澄澈的银辉,丝丝缕缕地抚过大地,投下斑驳的碎影。万物如镀上了一层熠熠的光泽,朦胧而婉约,曼妙而悦目。听,夜之深处,那是谁家少年手拿竹笛,吹响了优美的落子调?田野里的蛙也被这月光从梦中唤醒,睁着一双突兀的大眼,敞开嘹亮的歌喉,以特有的方式,唱响了清亮婉转的月光奏鸣曲。月色如水,人们揽几声蛙鸣入怀。听蛙鼓声声,与大地同眠,都会做几个多彩的梦吧。

最令人动情的是绵绵秋雨,这是秋天里最有声有色的画。尤其是枕上听雨,有一种“花落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意境。这刷刷的秋雨,是要为秋天画上句号了。听着它敲打南窗的声响,感受着它一次比一次的寒凉,农人们没有古代文人的那种悲戚和感伤,倒是枕着秋风听秋雨,枕着落花伴落叶,隐隐地听到屋角蛐蛐的轻语,心海里向那繁华热闹的一季,挥一挥手,道声:明年再见!

在这秋雨轻唱的夜里,做一个清宁而香甜的秋梦吧。梦里,一切皆在沉寂。秋声近了,远了。秋的况味,秋的声音,终究是与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心绪息息相关。

2021-09-24 张国中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5955.html 1 秋 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