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4日
第07版:07

特色种植激活 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本报通讯员 宋志敏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尚村镇东是堤村先行先试,通过探索“公司+农户”模式,以土地入股形式,发展富硒黑小麦种植及加工,不断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日前,在东是堤村面粉加工厂里,石磨隆隆,全套生产线开足马力,新生产的一袋袋富硒黑小麦面粉成为俏销市场的健康食品。

东是堤村面粉加工厂选用的原料,均为本村农民种植的富硒小麦。2019年秋季,东是堤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采用“公司+农户”模式,鼓励农户种植富硒黑小麦,首批就吸引了32户村民土地入股。今年,富硒黑小麦种植覆盖全村,500亩小麦喜获丰收,总产量达25万公斤。

面粉加工厂对村民们种植的黑小麦全部收购,每公斤比普通小麦的市场价高出1元,村民1亩地就可以多收入500多元,这只是种植富硒黑小麦带动农民增加收益的第一步。

东是堤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主要还是小麦深加工后的效益,主打的产品是富硒黑小麦石磨全麦粉。东是堤村申报了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争取到了上级扶持资金50万元。去年,村里投资110万元建成了24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上马了3套自动化石磨设备,每小时可加工小麦近200公斤,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模式。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东是堤村党支部书记袁建轮表示,集体经济所得一部分用于公司的扩大经营,剩余部分按照产权制度改革时确定的人口基数给村民分红。目前,每户每年可增收30%,村集体可增收20%。他希望通过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将集体经济项目越做越好,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进一步提升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1-09-24 本报通讯员 宋志敏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5959.html 1 特色种植激活 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