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8日
第08版:08

闪耀世界的文化瑰宝

(上接第一版)

这其中,沧州杂技英才的精湛演出也备受观众和业界推崇,《晃板顶技》《节日——女子造型》《同一个梦想——绳技》等节目先后捧回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最高奖——金狮奖,向世界展示着杂技之乡的深厚底蕴。

更让人欣喜的是,自2009年第十二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始,设立沧州会场,这也标志着杂技节正式“回家”。随着“沧州杂技盛典”开幕式、闭幕式演出和世界精品节目展演、吴桥故里行等活动的开展,沧州杂技文化迎来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宝贵契机。2015年,《秦俑魂——独轮车技》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吴桥杂技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第一名;2019年,《凌云狮秀——流星》在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荣获金狮奖;2021年,《涟漪·扇变》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魔术节目奖……沧州杂技可以说是喜讯不断。

循着先辈杂技艺人的足迹,沧州新时代的杂技技艺逐渐融入创新元素,展现出文化自信和艺术魅力。

大型情景杂技史诗剧《江湖》以“四大江湖”巾、汉、粒、抟为主要串线,以吴桥杂技历史为背景,以杂技及其他艺术形式为表现手段,再现吴桥杂技艺人的人生百态,展示吴桥杂技艺人踏遍世界各地的风采,体现吴桥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传承,成功填补了省内杂技情景剧的空白。

中国首部运河题材大型杂技诗剧《一船明月过沧州》,以诗词为依托,融传统杂技艺术、舞蹈、全息投影技术等为一体,以诗性的艺术语言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北方山河锦绣图,让观众于诗境中感受运河之美……

本届杂技艺术节沧州闭幕式晚会即将上演的《大运河记忆》,充分挖掘“一船明月过沧州”的大运河文化,将以光影杂技秀的艺术表现方式,以小人物、小细节体现“沧州气质”的运河文化和民俗风情,再现大运河文化的传承。

文化惠民,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也是沧州杂技文化一直秉持的原则。在注重艺术展现的同时,杂技节沧州会场在各个环节均注重突出“世界杂技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方针,重点打造了“沧州杂技盛典、吴桥杂技故里行、惠民专场演出、杂技艺术进社区进校园”等一系列群众喜爱的节庆品牌,在让全市人民品尝杂技艺术大餐的同时达到惠民、乐民目的,有效提升杂技节沧州会场的关注度与影响力,打造“让杂技艺术接地气,普通百姓唱主角”的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在杂技之乡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内,惊险奇绝的杂技表演轮番上映、精彩纷呈的情景剧美轮美奂。尤其是今年新建的360极限飞球——球幕影院项目,更是为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平添了一道靓丽风景。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吴桥杂技大世界建成以来,年均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带动相关从业人员2.5万人,年综合收入约3亿元。

以发展杂技产业为抓手,有力促进杂技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沧州全域旅游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在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我市打好杂技节重归故里这张牌,依托杂技节闭幕式颁奖晚会、杂技文化交流、节目展演、商贸会展、民俗文化等活动,充分展示沧州杂技的艺术魅力和产业活力。其中,沧州会场共举办8场巡演活动,约有8000余名观众现场参与;四场精品展演和闭幕式演出共吸引约1.8万名观众观看,让普通大众走进杂技赛场,共享杂技艺术的精彩;吴桥分会场约有全国各地3万余名游客共襄盛会,实现了“以节招客商、以节聚人气、以节促旅游”的目标,极大地提振了发展杂技文化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士气。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进,吴桥县推动运河文化和杂技文化的深度融合,“杂技+运河”“杂技+农业”“杂技+工业”“杂技+文化”等业态凸显,吴桥杂技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全面提升,形成杂技文化辐射的东何村、西何村等7个自然村联村共建农村新兴社区,金鼎古籍、丰耀魔术道具、宏艺宫面等特色企业,以及孙福有故居、澜阳书院等旅游景区,推动杂技之乡迈向全域旅游新征程。

2800余年,是吴桥杂技留下的岁月痕迹;34载,是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走过的风雨历程。以杂技为媒,兴文化之风,投世界之怀,吴桥这个“东方杂技大赛场”必将在世界舞台绽放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

2021-09-28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6258.html 1 闪耀世界的文化瑰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