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康学翠 通讯员刘阔 浩然)日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及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黄骅,探讨盐业考古和盐文化遗产保护。
近年来,黄骅手工业考古成绩斐然,隋唐制盐作坊和金元煮盐遗址的考古发掘,为研究我国古代盐业生产、政治经济制度提供了最直观的证据。专家学者一行先后考察了大左庄隋唐煮盐遗址、河北海盐博物馆和郛堤城瓮棺葬群。在名为“手工业考古·黄骅论坛——以盐业考古为中心”学术研讨会上,围绕盐业考古新发现与研究、馆藏盐业文物研究、盐业考古理论与方法、盐业考古与手工业考古等方面展开了多方位、深层次的学术交流。研讨范围既包括东部沿海、东南沿海、西南地区等区域,又涵盖史前、商周到汉唐宋元明清各时期,集中展示了我国近十年来盐业考古发展的成果,为手工业考古尤其是盐业考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据悉,研讨会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骅市政府主办,旨在深入推进盐业考古研究和盐业文化遗产保护,推动盐业考古工作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区域文化研究,提升盐业考古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