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金丽)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紧张创作,10月12日,泊头编剧李占武完成了“大运河文化”系列“好人”题材的戏曲剧本后“三部曲”的创作。《运河好家庭》《运河好媳妇》《运河好母亲》三个剧本相继脱稿。这是他继“大运河文化”系列戏曲剧本前“三部曲”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戏曲剧本。
《运河好家庭》,讲述了小学三年级学生赵志浩,爱好广泛,崇尚科学。妈妈魏文菊爱岗敬业,被评为“优秀教师”。爸爸赵建峰获得多项科技成果,为开采油田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石油开采界引起高度反响。一家三口各有自己的小秘密,均有好消息要分享。在他们家被评为“五好家庭”的当天晚上,赵建峰从北京“空降”回家探亲,与妻子、儿子坦露心声,并报告好消息。从乡下远道而来的外公外婆不期而遇,一家人共同举杯,庆祝“三喜”临门。
《运河好媳妇》是一部反映高尚品质与美好人性的全本大戏。写的是好媳妇曲丹阳在丈夫突患脑干出血成为植物人后,面对家中残疾并患有小脑萎缩的公爹、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婆母与患有先天性聋哑的智障大伯哥及两个年幼的女儿,她20多岁就顶门立户、撑家掌门,不仅自学按摩医术治疗丈夫病愈,还历经艰难承担起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当选为市人大代表,被评为“河北好人”。该剧通过一位农村普通“小人物”的美好心灵、价值取舍,展现了运河儿女的纯真心底和中国人的价值观、爱情观。
《运河好母亲》描述的是,年轻的农村普通妇女于桂云,在丈夫突遭灾祸不幸去世后,为了兑现“改嫁必带公爹、为其养老送终”的诺言,决定招婿进门,共同承担家庭重担。公爹不忍心,多次劝说于桂云改嫁未果,先后三次将她赶出家门,并发出“如不改嫁决不准再进家门”的狠话。于桂云理解老人的心情,更加坚定了“带爹改嫁”的决心。最终,组成了一个“四人三姓”的新型家庭,夫妻二人共同承担起赡养公爹、抚育女儿的重任。
李占武介绍,三部作品都根据运河边的真人真事编写而成。他说,三个剧目的主题定位选择在大运河流域,剧中角色原型也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真实人物。“大运河文化既是当今一个讲之不尽、述之不完的长久性话题,又是一个写之不断、表之不完的永恒创作主题。围绕这一题材,今后还会继续创作。”李占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