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
第07版:07

以乐寿、伟浩、达力普为代表的沧州制造企业,通过践行“产业+互联网”战略,依托大数据,实行生产、销售、管理数字化,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成倍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工人幸福指数

管理数字化 企业转型轻装上阵

本报记者 吴 梦

+互联网 助企业轻装前进

日前,在乐寿农牧集团每月一次的经营会议上,人们眼前的大屏幕以图形的形式不断显示着集团近期各个经营数据的变化情况,让在座的众多公司高管对集团的运营情况一目了然。

“公司通过推进管理数字化,实现集团内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运营管理,同时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处理,生成经营分析大盘模块,为每月初的集团经营会议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企业轻装前进。”乐寿集团董事长郜希君感慨道。

郜希君表示,近年来随着公司鸭业全产业链的不断深化建设,以及运营集团化、多元化的进一步推进,原有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因此乐寿集团近年来不断推动自身转型升级,通过引入数字化管理技术,逐步搭建起精细化管理体系,实现集团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

“为了实现集团管理运营的系统升级,我们引入互联网思维,实现企业+互联网,通过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打造出全新的ERP管理系统,将互联网思维深度应用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集团饲料事业部有3家饲料分公司,涉及3个不同方向的饲料研发、生产,因此生产管理复杂。之前企业注重结果管理,造成产品质量虽好但成本高。我们通过对互联网的深度应用,实现过程、结果管理并重,通过对生产中每个工序、每个岗位的数据分析,实现了精细化生产管理,原来目标是将吨成本降低10%,没想到一下子降了10%—15%,前几天,国内多家饲料企业还前来考察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乐寿集团员工都看到了数字化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变化。目前乐寿运营通过数字化改革,已经将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运营广泛应用于生产、销售、财务等多个领域,下一步将按照企业需求,向其他业务板块进一步推广。

客户千里外观看订单生产“直播”

企业+互联网,推动越来越多像乐寿集团这样的沧州企业不断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转型,并取得不俗成绩,达力普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沧州伟浩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就饱尝其中红利。

“通过管理数字化,将信息化引入公司管理系统,现在管理起来太方便了。”达力普公司董事长孟凡勇高兴地拿起手机感慨地说,“公司管理产生的各种信息都生成数据,拿起手机一看,各种产品生产进度、销售情况等都一目了然,2000人的企业,上月工资、生产等数据月初两天内生成,第三天就出财务数据,再也不用翻各种报表,效率提高几十倍。”

与此同时,达力普公司依托数字技术还打造出可视化销售系统。

“目前,管道装备行业还以大量销售人员的地推式销售为主,销售渠道原始、效率低、费用高等成为业内的痛点之一。我们在通过互联网改造生产线的同时,也将互联网引入销售渠道建设,推行销售+互联网策略,搭建起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销售系统。”孟凡勇点开手机上的一款APP。

“现在,一位远在新疆的客户正在APP下单,他已选中要订购的产品,订单信息和相关产品各项数据正汇集到公司的销售平台。同时,平台中的订单数据,会根据生产情况,智能地分配到相关生产车间,再到班组安排生产。”孟凡勇展示着刚接到的订单信息。

下单后,这位新疆客户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系统,随时查看自己订单的生产进度,从运料车进厂、卸料,到钢管生产各工序进度、产品质量控制数据,再到成品库存位置、发货后物流运输车位置等。

“在石油管生产中,每根钢管还会喷涂数字编码,客户只要一扫码就能了解这根管的全部生产信息,我们同时对产品实现全寿命跟踪,力争服务好每位客户。”孟凡勇补充说。

技术下移 企业经营逆势增长

现在,企业数字化运营已成为推动自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对此,沧州伟浩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伟深有感触。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众多沧州企业业务、规模等呈现快速增长,原有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求,出现部门业务协同率下降、个人能力不达标……因此迫切需要一套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体系,帮助大家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张小伟表示,数字化管理推动管道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相关企业只有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才能畅享产业发展红利,但在公司内的应用,能这么快为企业管理带来深刻的变化,还是让她始料未及。

原来,为了打通产业链,以便解决下游客户找货难题,伟浩公司从2015年开始在业内率先推出“管件大数据”行业平台。平台以盐山管件集群为基础,整合了设计、生产、贸易、物流等企业入驻,将找人、找货、找物流一键打通。目前,平台已经上线,正在接受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的终端使用测试。

“平台上线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客户试用,才能逐渐完善并开始快速推广,因此在推广前期,我们的收益有限。为了尽快将平台技术效益最大化,我们就将部分大数据技术引用到企业的生产销售中。”张小伟介绍。

“相关技术在公司管理中应用,很快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张小伟说,“去年,全球暴发疫情,外贸企业受到冲击,很多国外订单纷纷撤销或推迟,但我们依托大数据赋能,公司销售业绩稳步增长,2020年销售额增长了20%。”

2021-10-15 本报记者 吴 梦 以乐寿、伟浩、达力普为代表的沧州制造企业,通过践行“产业+互联网”战略,依托大数据,实行生产、销售、管理数字化,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成倍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工人幸福指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7749.html 1 管理数字化 企业转型轻装上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