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媒体报道,入职体检“枪手”已经成了一门职业。一些求职者担心自己在体检环节遭到淘汰,找到专门的代检机构,或是可以提供代检服务的专业“跑腿”,由他人代替自己抽血,从而顺利通过体检。代检如果完全行得通,那么体检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对于入职体检的内容和流程,不妨重新审视,杜绝代检钻空子的同时,也应取消某些体检项目对入职的“决定权”。
为了迎合人们的花样需求,“代”经济极度盛行。网络上的“枪手”们不仅可以代检,还可以代骂、代写、代刷、代考,最近有些网络店家,竟然还打着“应付消防检查”的噱头招揽顾客。总之,除了吃饭、睡觉替代不了,“枪手”们在其他领域简直无所不能。然而,这些风生水起的交易,并非简单的你情我愿,而是影响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的违法行为。拿入职体检来说,在程序正规的前提下,如果是本人体检不合格,那么候补者就可以得到入职的机会。而代检的兴起,则让候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很多主打“代”经济的网店,都在封面处明晃晃地打出可以替代的服务,这些店面长久存在于网络平台,本来就是一种错误。对于涉嫌违法的替代服务,不妨严格店家审查制度,从源头上遏制他们的生存空间。对于“买家”,则应强化监督机制,确保相关人员亲自参与体检、考试等行为,不给替代交易乘虚而入的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一些购买“代检”服务的求职者入职后,并没有因为身体原因给工作和同事带来麻烦,那么当初那些左右他们入职的体检项目,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根据《就业促进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有些疾病并不能作为招聘单位淘汰求职者的依据,解除体检环节的就业歧视,也是消除代检乱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