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越撑越大 越饿越小?
□ 本报记者 康 宁
一个习惯、一个动作、一餐美食,都与健康息息相关。当下,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健康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报“康宁话健康”专栏,记者康宁就和您一起聊聊生活中健康养生那些事儿,让您科学养生、快乐运动!如果您在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可联系我们(联系电话:3155705电邮:rbcsdk@163.com)。
本期话题:秋天到了,人们的食欲变好了。有人说,吃得多,胃会越撑越大,真的是这样吗?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卫民。
秋高气爽,人们的食欲也好了起来。饭量变大,不禁有人担心:吃得多,胃会不会越撑越大?尤其一些减肥人群,认为饿着饿着就可能把胃饿小了。难道胃真的像气球一样能越撑越大、越饿越小吗?对此,记者采访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有关专家。
“等我把胃饿小了,节食就没那么痛苦了。”璐璐最近胖了不少,想通过节食来控制体重。她听朋友说,吃少点,胃就会变小,减重就不那么困难了。璐璐节食几天后,饭量确实小了,但总感觉头晕、胃疼。
“胃囊会随进食量的大小而变大变小,但胃容量是不会改变的。”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卫民说,正常人的胃在排空状态下,其容积只有50毫升。但是在吃饭后,最大能扩到1500毫升。胃本身具有很好的伸缩性,能根据食量的多少发生变化,但胃本身的大小并不会因此改变。
“节食后,不少人感觉胃变小了。其实是胃的容受功能和神经反馈变弱,但胃的容量并未缩小。”李卫民解释道,人的饥饿感并不是胃发出的,而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感觉,胃不过是“接收器”。正常情况下,大脑反应的是胃的真实状态,但在消化不良、脾的运化功能下降等状态下,就会出现没有饱餐也腹胀的情况。
而过分节食,分泌胃酸的腺体长期不正常工作,会导致它们在功能上慢慢退化,时间久了易发生腺体萎缩。
尤其是长期节食减肥,不仅容易反弹,还伤害身体,可能引起黏膜腺体萎缩、诱发胆结石、导致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基础代谢下降等。
一些饭量较大的人,其胃容量并不比常人大多少,只是胃的弹性比较好。长期吃得多,胃壁增厚,蠕动也加快。
其实,“怎么吃都不胖”这件事,是不存在的。“只要你摄入足够的热量,就会变胖,只不过胖的程度有所不同,不同的人吃同样的食物,他们增胖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李卫民表示,有些看似吃不胖的人,可能与基因、消化系统、运动量、饮食作息等情况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胃呢?“吃饭宜细嚼慢咽,规律饮食,使人体内分泌相对稳定,从而保持平衡状态。”李卫民建议,不要暴饮暴食,略有饱腹感即可停止进食,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应少食多餐。对于肠胃健康的人群来说,不妨改变一下进餐顺序,先吃新鲜水果,然后喝开胃汤,再吃蔬菜类菜肴,把胃填充一部分。这时再吃主食,最后进食鱼肉类菜肴。既能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又避免油脂摄入过量,保证膳食平衡。
控制体重的人群,可选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蔬菜、菌类、水果、粗杂粮等高纤维食物,能让人产生较强的饱腹感。肉类中鱼、虾、鸡等白肉,或是瘦的红肉,都含有较低的脂肪和很高的蛋白质,令饱腹感持续时间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