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中国大陆18岁以下未成年人3.67亿,据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中,16.0%-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并且,近年来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父母关系不和睦、单亲家庭、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如酗酒、吸毒、赌博)是常见的不良因素。情感表达有两种表现:一是过度保护或溺爱,家长心甘情愿给孩子当保姆。父母们以为这是爱孩子,却没考虑这样做实际上剥夺了孩子成长、遭受适当挫折和困难、学习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和权利。另一种则表现为漠视,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对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置之不理,使孩子不得不寻找其它的途径自己解决问题或得到情感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出现问题。
社会和文化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升学现状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极大,许多家长和教师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最重要因素。
由于现在家庭中孩子数量减少,且独生子女占有一定的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青少年群体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
随着物质条件的迅速改善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当前,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如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影视作品,严重侵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使在校青少年产生厌学、怕学、烦学、避学的心理倾向,有的甚至产生怨世、轻生的念头。
青少年期心理的主要特点
青少年期是介于儿童与成年之间的成长时期,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个体在生理上与心理上要经历很大的变化。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与发育的快速阶段。生理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其身高、体重快速改变。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相继出现,性功能开始成熟。男性表现为喉结的出现,声音变粗,生长胡须,出现遗精等;女性则出现声音变尖,乳房发育,月经来潮。
青少年期的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概括性,意义识记增强,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所发展,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同时,自我意识存在矛盾,一方面青少年逐渐意识到自己已长大成人,希望独立,强烈要求自作主张,不喜欢老师、家长过多的管束,喜欢与同龄人集群;另一方面由于阅历浅,实践少,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经济上不能独立,从而出现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理想化,出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可塑性大,易受外界的影响,情绪容易波动;性意识开始觉醒,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关注和接近倾向,由于社会环境的制约,出现性意识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生活和学习的最基本心理条件
2、情绪协调稳定
3、具备一定的意志和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青少年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与人际关系有关
5、适应环境
6、保持人格的相对完整
7、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现阶段青少年心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厌学问题
随着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青少年出现了厌学的问题。在青少年期同一性混乱的状态中,有的人希望通过好的成绩和排名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有的人希望通过好的成绩和排名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有的人希望通过好的成绩获得在伙伴关系中的认可,所以会给学习本身加上很多其他的负担。一旦学习成绩不能达到自己的期待,这些希望与认可就会落空,很多青少年无法面对这样的失落,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进而影响社会功能,讨厌学习,拒绝上学。
人际关系问题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包括伙伴关系和亲密关系。青少年期因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在心理上出现了同一性混乱的状态,他们在内心中对自己充满了不确定感,所以就会格外在意自己在同伴和异性同伴中的形象,这个时期,青少年对于伙伴关系的依赖程度甚至高于对于父母的依赖。所以一旦他们在伙伴关系或者亲密关系中出现了问题,他们就会体验到强烈的挫败感,怀疑自己,否定自己,选择讨好或者回避的方式来面对人际关系,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社交的社会功能。
亲子关系问题
由于青少年期的发展特点,青少年一方面在生理上觉得自己像一个成人了,所以自主意识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在心理层面上还是比较幼稚,所以表现出对父母既依赖又对抗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提到的逆反期。这一时期如果父母还是按照以前对待小朋友的方式对待青少年,他们就会出现各种逆反的反应。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再没有流动的好的沟通,那么必然会出现亲子问题,进而影响双方的关系和孩子青少年期的发展。
适应障碍问题
适应障碍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个体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以及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缺乏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正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在面对升学、转学、住校等生活事件的过程中,加上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难以开展、生活能力较差、与家长沟通不良等问题时,就容易出现适应障碍。适应障碍的发生是由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个体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应障碍是一种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能影响到社会功能,影响青少年期个体的发展。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应当如何处理
从社会的层面上来讲,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对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娱乐场所,都要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从学校的层面上来讲,加大素质教育的推进力度,努力把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各类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咨询场所,及时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
从家庭的层面上来讲,坚持全面发展,重视家庭教育和沟通。家长要以自己平和的心态来引导孩子面对学业成就,帮助孩子建立对于未来人生的意义。适当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与孩子建立起好的沟通途径。
从医疗的层面上来讲,重视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把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防治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积极开展社区心理健康宣传,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除了科普与预防工作,对于真正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青少年,要给予专业的诊疗,正确的诊断,采用综合治疗的办法与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给予有效的治疗。
全社会要共同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身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干能力的一代新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业压力的增强以及家长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视,青少年已经成为了心理咨询中的主要群体。所以,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理门诊、沧州市青少年心理咨询和辅导中心挂靠该院心理科,给青少年群体一个温馨的环境,来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悦纳自己,与自己和解。同时,学会表达自己,并且与家长、与老师、与伙伴建立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