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1日
第02版:02

转型升级见实效 经营业绩创新高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转型发展之路探析

中捷石化推行“走步式”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坚持每周一次现场办公,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检查督导安全生产工作。通讯员 摄

本报通讯员 冯春然 李 月 张新华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满载着丰硕的果实,展示着成长的积淀。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简称“中捷石化”)在金秋时节也迎来收获的喜悦:今年前三季度,加工原料377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51.48亿元,加工量、利税均创同期历史新高,公司正向着“加工量500万吨、利润5亿元”的更高目标冲刺。

从2018年彻底甩掉“小炼油”的帽子,跻身国内中型主力炼厂行列以来,中捷石化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行业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党建、夯基础、促转型、谋发展,实现了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终于迎来了厚积薄发的一刻。

党建领航打造最强引擎

“顶班算我一个……”

“你家里孩子小,我是党员,我来……”

这是今年8月中捷石化运行一部交接班室里的一段对话。当时,中捷石化因驻地疫情防控需要,130余名员工需居家隔离,装置严重缺员为正常生产经营带来极大考验。为保障安稳生产,中捷石化领导班子经过研究,决定将四班三倒调整为三班三倒,这意味着很多员工将牺牲休息时间,延长工作时间。针对这一情况,70多名员工主动请缨,共产党员率先垂范,放弃休假,补充岗位空缺,保障了特殊时期的生产安全稳定。

近年来,中捷石化把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作为突破口,通过“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青年先锋队、党员示范岗等举措,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凝心聚力,带动了经营业绩的快速提升,党员职工队伍呈现出新风貌。

2020年以前,中捷石化很多业务采取外包的形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价双双来袭,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扭转经营被动形势,运行一部党员干部带队主动承担了装置装卸催化剂作业,运行六部主动请战将外包的作业现场卫生清理改为员工自己清理,当年中捷石化共取消6项外包业务,党员干部职工主动承担了更多工作量,节约外包成本近1000万元。同时,党员干部职工主动为企业降本增效想办法、拿举措,自下而上拟定实施239项降本措施,节约成本近1.3亿元,企业经营业绩不仅没有因疫情和低油价影响下滑,反而逆势增长,成为当年炼化行业不多的盈利炼厂之一。

建强队伍激发员工活力

中捷石化很多人仍记得2017年底时企业的整体氛围,一些员工因看不到企业的希望,也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充斥着迷茫困惑、萎靡不振,员工离职率持续高企。

这种状况在2018年迎来了转机。中捷石化以提升队伍素质、调整队伍结构为突破口,加大优秀干部人才培养力度。与中国石油大学联合成立了职工培训中心,150余名职工取得大专以上学历,不仅解决了员工转岗就业难题,也大幅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同时,积极引导员工考评职称,近四年来,中高级职称比例增加了43%,技能队伍的中高级工比例提高至85%。为畅通技能队伍发展通道,2018年,中捷石化首次建立了运行工程师评聘机制,已累计评聘运行工程师44名。

中捷石化运行三部副经理吴觉新,正是通过这一机制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作为一名外地人,吴觉新2011年入职中捷石化,从一名装置操作工起步,经过助理工程师、主管工程师等多个基层岗位历练,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型管理干部。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吴觉新说:“那些年,心情压抑到了极点,企业没有希望,自己变得浑浑噩噩,也有了离职的打算。近年来,企业发展越来越好,通道畅通了,企业有了希望,自己也有了盼头。”

像吴觉新一样通过个人努力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还有很多。近四年来,中捷石化通过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选拔任用年轻干部16名,平均年龄38岁,队伍活力被彻底激发出来。

用好用足现有资产做实产能

2018年以前,在沧州如果问到中捷石化,很多人会告诉你“那只是个土炼油”,甚至会有人说“不知道”。一座年加工量300万吨左右、经营捉襟见肘的炼厂,没有人会过多关注。2018年,中捷石化补短板、强弱项,完善了年加工产能600万吨所有地方手续,做实了600万吨产能,彻底甩掉了“小炼油”的帽子,跻身国内中型主力炼厂行列。

“当时,看着一套套装置多年闲置,逐步锈蚀老化,同时由于产能低,市场来了又抓不住机会,既心疼又无计可施……”运行一部经理张建峰的话,说出了2018年以前中捷石化经营的窘境。

中捷石化年产3万吨甲乙酮装置和5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停用多年,造成极大的资产浪费,一些员工无奈地调侃“我们的装置是用来‘晒太阳’的”。为快速改变现状,中捷石化2019年和2020年,通过检修快速推动两套装置相继复产,首次实现了在役装置全部运行,装置资产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年产5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复产,也使更多低附加值的重油产品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四年来,中捷石化加工量每年一个新台阶,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2020年首次突破400万吨,当前正在向着500万吨的全新目标全力冲刺。通过做实产能、用足用好装置资源,为企业实现良好的经营绩效创造了前提条件。

强根固本筑牢安全防线

作为一座拥有46年历史的老炼厂,中捷石化过去曾经注重短期效益,设备设施升级方面投入不够,设备设施老化,安全风险突出。

“装置锈迹斑斑、现场环境破败不堪,员工身处其中,精神也变得萎靡,每天浑浑噩噩,很容易出事儿……”运行二部一名操作工道出了当时的感受。

为快速改变企业面貌,2018年,中捷石化启动了“低、老、坏”深度治理工程,当年投入3000余万元整治“低、老、坏”问题920项。在此基础上,2019年投资2.58亿元实施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检修。实施529个检修项目,整治“低、老、坏”问题84项,更新淘汰低老坏设备307台,升级设备材质46项,淘汰拆除老旧装置设备12台套……这组数字列出了中捷石化大检修成果。通过检修,中捷石化“低、老、坏”问题得到了根本治理,设备设施实现全面升级,厂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改善。

中捷石化在安全领域实施的另一项工程是智能治“安”,公司先后引进智能巡检、腐蚀在线监测等14套先进安全智能化系统,大力推动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今年9月,针对国内炼化行业出现的新情况,中捷石化组织开展了以“本质安全与行为安全”为主题的安全大讨论、大反思,领导班子成员分部门全部参加讨论,深入探讨了本质安全和行为安全的关系。中捷石化高度重视员工行为安全,大力弘扬“人本、执行、干预”的中国海油特色安全文化理念,通过开展反“三违”专项行动、建立隐患排查奖励机制等措施,积极打造“干预”文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大幅增强。2021年7月,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许加海到生产一线,为在公共管廊处发现隐患的操作工王志强颁发隐患排查特级奖励5000元。

市场引领建设经营炼厂

9月25日,中捷石化与中海石油华北销售天津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推动区域产销协同,共同开发京津冀成品油市场,提升中国海油在京津冀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这是中捷石化建设经营型炼厂的又一举措。

近年来,中捷石化不断强化市场引领,搭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销机制,企业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快速提升。通过实施稳健批次销售模式,建立周定价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安排生产加工、原料采购和营销策略,以钉钉子精神加速产供销一体化管理,构建了新的盈利模式。“原来每天召开定价会,营销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做报表、订合同等琐碎的工作上,根本没有时间跑市场……”谈到原来的营销机制,市场营销部副经理柏秀普仍然记忆犹新。

2018年初,中捷石化召开了首届品牌推介会,与客户合作共赢,共同打造企业和产品两个品牌,甲乙酮先后出口五大洲10余个国家,98^#国六汽油、京六柴油等一批高清洁油品先后研发成功并投放市场,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2019年底,随着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捷石化不断开阔眼界,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打通了汽油出口流程,开启了企业国际化经营道路。

持续深挖潜能、大力推动降本增效,是中捷石化实现经营业绩快速提升的又一利器。用许加海的话说,“不仅要开源,还要节流”。2019年,中捷石化投资980余万元对甲乙酮装置实施技改,增加了一套异丁烷分离系统,原料中的丁烯含量提升了45%,并新增高附加值的异丁烷产品,在半年收回投资的基础上,年增加效益近2800万元。2021年,追加投资2600余万元增上了液化气脱硫系统,不仅化解了环保风险,而且实现了自产液化气的全部脱硫,年增加处理量5.4万吨,脱硫后的液化气价格每吨提高了500元,年增效近3000万元。近四年来,公司先后实施14项降本增效项目,燃动成本每吨下降10元,降幅达27.35%;通过改造将原油输送能力由200万吨提高至500万吨,通过多方协调谈判,推动中转价格回归市场合理区间,年节约物流成本近5000万元。

“当前开展的‘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为企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将认真抓好落实,引导广大职工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促进工作提标提质提效。”展望未来,许加海表示,中捷石化将在创新与变革中,向着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

2021-10-21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转型发展之路探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8454.html 1 转型升级见实效 经营业绩创新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