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
第05版:05

年过七旬 初心不改

刘绍行 用镜头记录运河往事

□ 本报记者 尹 超

南川楼村原貌,老街巷,回忆满满;晨光熹微,运河边,绿树掩映中的健康步道,慢跑的市民,充满朝气;蓝天白云下,百狮园里,形态各异的狮子,威风凛凛;波光粼粼中,似能看到高楼大厦的倒影,城市与生态,融洽共生;摇曳的垂柳,人性化的亲水平台……我市摄影人刘绍行拍摄的《大运河观光带集锦》《南川楼的变迁》等专题照片,最近在朋友圈刷屏,其中一组照片阅读量超10万次。刘绍行1971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宣传干事,拿起相机学会了摄影,1977年转业回沧州,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用镜头记录狮城点滴变化,一拍就是几十载。

跟拍南川楼 记录每一刻变化

“眨眼半年间,两楼复建成。”10月23日清晨,刘绍行又来到南川楼,拍摄起忙碌施工的景象,并发到朋友圈。

从动工到两楼起,刘绍行不知来往南川楼多少次,这里的每一点变化,他都用镜头一一记录下来,并整理成美篇《南川楼的变迁》发布在网络上,让人们领略南川楼片区的前世今生。

南川楼村原貌、开始搬迁、动工、周边古建……一张张翻看,时光仿佛有了魔法,把人带到了从前,又回到现在。一张南川楼旧貌的照片中,一棵老槐树十分显眼。

这是一棵百年老槐树,生长在原南川楼社区居委会门前,人气很旺,一些老人常在树下唠家常。有时候,一些搬走的老人重返故地,也会在老槐树前默默看上半天。老槐树守望着这里几代人成长,也注视着这里华丽变身。现在,老槐树被保护下来,围上围挡,继续注视着周围的变化。

刘绍行的拍摄常以老槐树为中心,“这是一片热土,即使周围是荒地,我也要拍摄下来。”

“每周必来一次,有时候不到一周就来了。”刘绍行说,工程进度很快,他想尽可能把变化记录得更详细、更丰富。阴雨连绵的国庆节假期,他也骑着电动车过来。当时,工地正在挖土、平路,翻开的泥土,在雨水冲击下,黏黏糊糊,电动车进不去,走路脚都能陷进去,完成拍摄走出来,鞋子几乎报废,但刘绍行却很开心:“过不了多久,这里就要成为观光带、景点,变身前的样子得留存一下。”

刘绍行从小就和南川楼有着很深的渊源。他曾和小伙伴在老槐树下嬉戏,听着老面粉厂汽笛的声音;那时的南川楼,西侧、南侧、东侧都在大运河怀抱中,北侧是大坑(现南湖公园),一片芦苇;南川楼街口东侧是一座古老四合院,很大,颇为壮观;南部有一座给火车站输送水的给水所,周围古树参天,整个南川楼区域景色宜人。

南川楼原来的街道是用沙石、白灰、土搅拌铺压的,路面非常坚硬。进南川楼不远就有一条右拐通往面粉厂的路,每天往里送小麦的、往外拉面粉的,车水马龙,热闹非常。

当时,刘绍行常到南川楼大四合院找同学写作业、玩耍,有时也拿着小工具,扫运麦车掉下来的麦粒。“有了影像,以后说起这里的故事,就有了依据。”刘绍行说。

“追云”十公里 只为一个镜头

刘绍行儿时家住老桥(现解放桥)东侧牛市街,伴着老街巷的热闹烟火气长大,后来去当兵,再回家,老街变了模样。他感叹家乡巨变的同时,也作出一个决定,用相机记录下城市发展的点滴变化,这一坚持就是几十载,仅运河相关的照片他就拍摄了几千张。

“从前用胶卷,一卷36张,还能计数,现在,数码相机、手机,也数不清具体拍摄了多少张,家里200张一本的相册就好几摞。”刘绍行说。

刘绍行喜欢拍摄蓝天白云掩映下的狮城和运河。天气好、有时间,刘绍行就会出门“追云”。有一次,他为了抓拍一张白云和运河的最佳角度,骑着电动车追出10多公里,最后在九河桥附近捕捉到了理想的镜头。每次带着相机出门遇到熟人都会被调侃:“又去哪儿追云啊?”在刘绍行心中,饭可以不吃,但镜头不能错过。

翻看刘绍行的摄影作品,或是一湾碧水,两岸绿树,几人撑伞垂钓,抬头,碧蓝天空,白云悠悠;或是蓝天白云下,九河桥横跨运河,壮观绮丽……随便一张,都可拿来做壁纸,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捕捉水流 回忆儿时记忆

长在运河边,运河上有几座桥梁、几处拐、几道弯,哪儿水流急哪儿有漩涡,几时下河捉鱼,两岸有什么景点,都深深印在刘绍行脑海里。

刘绍行几乎每天都要到运河岸边走走。他发现从今年9月底到现在,运河水位逐渐上涨,且水流急,哗哗的流水声格外响亮,多个漩涡在运河拐弯处急速旋转,仿佛回到儿时记忆里的运河。

记忆中的运河,水流湍急,泛着土黄色。清晨,推水的、挑水的吆喝声传遍大街小巷。2分钱两桶,买回家倒入水缸,要加上点白矾,用棍子在缸内搅几下,等泥沙沉入缸底,水才变清,一两天就得刷一次水缸。盛夏时节,舀一瓢咕嘟咕嘟灌下去,清凉爽口。若想去游泳,跑到河边,一出溜就下去了。也正因为如此,家长管得严,三令五申不让去游泳。

泛着黄的运河水浩浩汤汤,即使是静止的照片,水波四溢的河面,也能看出水流动的样子,耳边仿佛传来哗哗声。这是10月初刘绍行拍摄的运河水流照片。

“现在,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进,运河两岸越来越美,每次在运河两岸遛弯,都有新发现。”刘绍行说。他的朋友圈里,几乎每天都会更新运河风光、运河变化。有时候会把新变化和老模样对比发布,鲜明对比令人惊叹。

有水、有风景,还要有人。运河两岸风土人情,老胡同、小街巷,也是刘绍行钟爱的镜头。每拍摄一组,刘绍行都会整理成美篇发布在网络上,让更多的人看到狮城的美、狮城的变化还有狮城旧时的模样。

一路行走,一路拍摄,一路分享,刘绍行风雨无阻。

2021-10-27 年过七旬 初心不改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8948.html 1 刘绍行 用镜头记录运河往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