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
第05版:05

文化休闲 浸润生活

□ 本报记者 尹 超 摄 影 魏志广

周末的午后,难得清闲下来,张悦总会抱着本书,窝在沙发里翻看。有时是散文,有时是古诗词,兴起时,还会朗读出来。

做销售的张悦,平时工作忙,读书都是插空。她爱读纸质书,虽然忙碌,但隔段时间也要去趟图书馆借书,有时候不留神会逾期还书。“现在我们社区的图书馆就能还书,很方便。”张悦说。

为生活奔波的日子里,书籍始终在身边。张悦家虽然不大,但她专门定做了书架,满满当当都是书,从历史传奇到诗词歌赋,不仅自己看,还会推荐给亲朋好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上海路小学五年级学生王瑞涵对着镜头朗诵《水调歌头》,声情并茂。“学校组织的‘书香运河’朗诵活动,孩子喜欢诗词,就报名参加了。”王瑞涵的妈妈说。现在,学校、图书馆开展的针对少儿的读书类活动丰富多彩,给孩子们提供了读书交流的平台,也提高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王圣媛喜欢诗词。古诗词、古风句子……她的摘抄本上密密麻麻都是这些。课余时间,她一头扎进诗词的海洋,买书、去图书馆、听讲座……即使现在步入紧张的高中生活,也阻止不了她课后“充电”与积累。诗词,令她的学习变得有趣。

“多读书,不仅开阔了心胸,激励了工作热情,也充实了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张悦说,现在条件如此便利,书吧都开始进小区了,阅读环境便捷,阅读方式丰富,电子书、纸质书、有声读物随意切换,“不读书才是辜负了大好时光呢!”

前几天,市民陈婧一家三口去参观了大运河(沧州)摄影大展。“我们一家最喜欢大运河城市集群展,运河沿线的这些城市,去过几个,等有时间都得去看看。”陈婧说。

陈婧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闲暇时间,她参加读书会,看各种展览,书画展、文物展、摄影展……“现在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各种文艺、文化活动,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都很丰富。”陈婧说。

重阳节,各种文艺演出走进社区,为市民送上家门口的演出;国庆节,各种展览、演出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每逢周末,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里活动丰富……老年人热衷健康讲堂、年轻人喜欢健身观影、少儿走进益智学堂……每个年龄段,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娱乐休闲方式。

到广场跳舞、游泳馆游泳、球场打球、图书馆读书等娱乐休闲活动,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地为百姓提供文化活动平台,狮城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

家门口看演出,小区里借书还书、各种展览纷至沓来……文化娱乐,融在浓浓的生活气息里。

2021-10-27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8951.html 1 文化休闲 浸润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