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菲 李征)近期,海兴县公安局创新推出“微信派出所”。辖区派出所在每个自然村建立微信工作群,在治安管理中实施点对点服务、标签式管理、视频化传输,极大地拉近了警民距离,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
点对点服务即“请大家外出期间关好窗、锁好门,注意防火防盗。”“微信派出所”创建以来,辖区群众经常收到派出所民警发出的公安动态和预警信息,民警当起“客服”,“秒级”响应社情民意。“微信派出所”的建立,让服务群众网上办、指尖办、马上办成为现实。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号、二维码和手机号等方式添加派出所民警为微信“好友”,与派出所“点对点”进行业务咨询、线索举报,接受法治宣传。
标签式管理即“我们的微信‘好友’成员包括辖区党政机关干部,街道、村委会工作人员,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公司负责人,治安积极分子等。我们也鼓励他们通过微信反馈情况,搭建警民联系和群防群治新平台。”派出所驻村民警介绍说。各派出所在创建微信工作群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建立校园安全、娱乐场所、旅店业管理、小区物业管理等标签,给微信“好友”们贴上标签后,及时向他们发布相关宣传信息、防范建议、预警信息,提供各类业务咨询,切实提升治安管控能力和社会服务效能。
视频化传输即只要群众有需要,拿出手机“喊一喊”,就可以找到民警咨询服务,群众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向派出所咨询提问和建议留言,更可以实时进行视频通话。如此一来,更加有效地拓展了派出所服务群众的渠道,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公安工作水平。“有了‘微信派出所’,随时随地能和警察视频联系,有啥事都能直接反映,确实方便。”辖区群众纷纷说道。
目前,县公安局各派出所已先后在100多个自然村建立了“微信派出所”工作平台,并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微信派出所”使用事项等,鼓励群众通过微信进行业务咨询、线索举报。既解决了警务工作难以全覆盖的难题,又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切实提升了辖区治安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