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
第05版:05

四年磨一剑

八旬老翁出版《我谈张锡纯》

近日,张锡纯外祖家后人、年近八旬的刘宝恒撰写的《我谈张锡纯》正式出版。此书写作历时4年,共10余万字,不只丰富了历史资料,也为研究张锡纯提供了新视角。

本报记者 哈薇薇

揭秘张锡纯与大仁村

今年80岁高龄的刘宝恒,出生于黄骅市大仁村,19岁独自去往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汪清县,凭家传30卷《医学衷中参西录》自学成才,如今是汪清县中医院返聘的名老中医。2018年10月,受盐山之邀,参加了首届张锡纯学术思想传承与发展大会,并带来两篇文章——《张锡纯先生与外祖家的家学渊源》和《张锡纯先生早期的门生》。盐山县张锡纯文化研究者韩玉瓒看后,大为赞许,并鼓励他继续写下去。于是,刘宝恒决定搜集新资料,再写新篇,并将之前撰写的张锡纯书稿10余篇,一起结集出版。

在张锡纯有限的个人资料中,很少提及他在盐山以及外祖家(今黄骅市大仁村)度过的岁月。在刘宝恒看来,这是一个缺憾。作为张锡纯外祖家的后人,刘宝恒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张锡纯与刘宝恒的祖父是姑舅兄弟,刘宝恒称呼张锡纯为“表爷”。

《我谈张锡纯》分为《张锡纯与大仁村》《张锡纯先生的逸闻趣事》《〈医学衷中参西录〉方药新解》以及《刘宝恒先生古方今用》共四个章节,《张锡纯先生与外祖家的渊源》作为全书开篇,书中写到:“锡纯先生的外祖家,属大仁村五院,与其外祖父锡伦公隔门而居者,是锡纯先生的族弟谔廷公……锡纯先生便经常往来于张边务村与大仁村之间,以便向这位学识渊博的谔廷公外祖公求教。”张锡纯第一次秋闱落第后,来到大仁村的学馆当老师。授学之余,张锡纯常与族中人探讨学问。比如《易经》的学问,他就深受近族表侄刘丙炎的熏陶。“锡纯一边教书,一边随舅父熙春、钟庆为村民诊病。多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为锡纯先生后来在医学上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这些人成为他的医学引路人。

张锡纯成名较晚,52岁前,他仍在家乡默默耕耘。“1907年前后,在大仁村刘氏长辈们的一再鼓励下,锡纯先生结束了多年的教书生涯,由戚友资助前往沧州尝试开业行医。这是锡纯先生迈向医学界的第一步。”

刘宝恒用细腻的笔触,把人们带回100多年前的大仁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书达理、深晓大义,被刘氏家族评选为“三个好外甥”之一的张锡纯。

记载名医逸闻旧事

张锡纯年纪尚轻就已身手不凡。在《张锡纯先生二三事》中,提到他轻剂重投,救表弟一命之事。文中说,张锡纯的表弟思曾在八九岁时染上瘟疫,高烧不退,后昏迷不醒、气息奄奄、危在旦夕。此时张锡纯加大了石膏用量,缩短了给药时间,挽救了表弟生命。推算下来,那时的张锡纯不过20岁左右,可见张锡纯精于思考、胆大心细,已经具备医学大家的潜质。

张锡纯不仅医术有成,与在外祖家的经历有重要关系,而且在大仁村教书的过程中,他还培养了很多中医人才。如《张锡纯先生早期的门生》一文中,刘宝恒回忆近族兄长刘宝善讲述的一段往事:“锡纯表爷在咱村教书时,给大仁村教出了三名好中医先生。这三名中医分别是毓骏祖父、以荣祖父和镜荣伯父。”文中写到:“我族中随先生读书、文医兼学者尚有多人。后来,这些农家学子中,有很多人都成为医道中人。”在盐山,至今留有他辛勤的足迹及播撒的中医文化种子。

书中还谈到一段鲜为人知的尘封旧事。张锡纯自费在天津印书,应该是1909年,此时《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已结稿。他印刷了9本,给外祖家送去3本,分别赠送给族中3位通晓医理的长辈。但现在这3本《医学衷中参西录》已经下落不明,据说这一版本没有句读,纸的质量也不好。作为后人,刘宝恒期待有一天能知晓它的下落,一睹真容。

张锡纯影响至今

19岁的刘宝恒由林场工人成长为知名中医专家,靠的就是《医学衷中参西录》。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相继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编写并出版医学著作多部,尤其对张锡纯深入实践的“衷中参西理论”,更是苦心钻研、毕生钟情、一学到老。退休后,原单位汪清县中医院聘他为首席顾问,并成立“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刘宝恒工作室”。也正是这段时光,刘宝恒将积累的张锡纯逸事文稿编写成册。

经过多年实践,刘宝恒深切感受到《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案例丰富翔实,理论具体完整,让人终生受益。2019年11月15日,在刘宝恒的倡导下,汪清县中医院寿甫读书会(张锡纯字寿甫)成立,至今已举办23期。大家在读书会上跟随刘宝恒诵读经典,探讨张锡纯遣方用药的高明之处,感受张锡纯的大医情怀,不仅提高了诊疗水平,更对100多年前的张锡纯有了更清晰、全面的认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刘宝恒还带着年轻医生们到边远乡村,免费义诊,送中医文化。通过实践,这些中医传承者受到很大的教育。

书中,有很大篇幅是刘宝恒的学习心得,如《浅谈张锡纯温病“三解汤”》《张锡纯用药发挥浅识》等。时代在发展,但张锡纯的方剂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有奇效,所以刘宝恒注重古方今用。第四章里,他写了18篇古方今用的内容,如《奇效的山药粥》《芦根与苇茎辨异》《“镇肝熄风汤”治疗眩晕》等。

刘宝恒还整理了《张锡纯先生大事年表》,梳理出张锡纯一生的脉络。为让书早点问世,刘宝恒工作室自己出资印刷了200本。刘宝恒说,这次出版也有一些遗憾,之后他会自费把原稿印刷出来,给世人提供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2021-10-28 近日,张锡纯外祖家后人、年近八旬的刘宝恒撰写的《我谈张锡纯》正式出版。此书写作历时4年,共10余万字,不只丰富了历史资料,也为研究张锡纯提供了新视角。 四年磨一剑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9155.html 1 八旬老翁出版《我谈张锡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