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县首届电商文化节精彩开幕
以“电商搭台 产业唱戏”为主题的河北(肃宁)首届电商文化节10月26日在肃宁科创中心开幕,来自全省的相关商业协会及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代表欢聚一堂,共同探讨电商产业发展大计。
近年来,肃宁县大力实施“电商兴县”战略,把肃宁打造成为“网红如云、品牌如林”的沃土、“创业兴业、放飞梦想”的福地。
肃宁县地处京津冀腹地,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比如裘皮产业、针纺服装、鱼竿渔具产业等。近年来,肃宁县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发展,并将其作为实施“互联网+”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抓手,全县电商得到较快发展。肃宁县先后获评“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地区电商合作示范县”“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并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域淘宝镇”。
肃宁电商植根于乡土文化,由农民自发,点燃了电商星星之火,短短几年时间渐成燎原之势,开辟了一条极具肃宁特色的电商之路。目前,肃宁县在全省率先成立“数字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形成了“156”电商发展格局,即1个“超级碗直播基地”,裘皮、针纺、鱼竿渔具、乐器、印刷5个产业带和博天、尚德、米桥米、源发、正宁、丰雷6个电商创业孵化器。
“举办这次电商文化节,就是希望能够汇聚产业、渠道、行业资源,融合引才、招商、育企模式,达到促合作、促转型、促交易,着力推进以销促产、以产促转,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肃宁县数字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孙涛说。
统计显示,肃宁县在1688、淘宝、京东等平台注册网店达3万余家,年销售额超15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8万余人,年发单量超7000万单,已连续3年同比增长50%以上,预计今年发单量将突破1亿单。
随着河北(肃宁)首届电商文化节的开幕,第二十届中国·尚村国际皮草交易会、第四届中国·肃宁针纺服装文化节、河北(肃宁)电商产业国潮大集、肃宁县鱼竿渔具博览会、肃宁县电力装备博览会也同时开幕。活动期间,还会举办一系列“线上线下”精彩活动,为当地的产业发展赋能,为每一位创业者搭建广阔舞台。
河北(肃宁)首届电商文化节将一直持续到11月26日。肃宁县凭借着良好的轻工业基础、便捷的物流体系、完善的电商网络、蓬勃的电商经济,以超级碗直播基地示范带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电商销售新模式将会带动传统产业快速发展,到2025年,当地线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400亿元,肃宁将有望成为“播全国、卖全国”、集聚创业创新资源、最具电商发展活力的魅力城市。
国潮大集展民族文化魅力
10月26日,河北(肃宁)首届电商文化节开幕,河北(肃宁)电商产业国潮大集也随之开幕。在创创云商小镇,线上线下互动体验,电商供应链产业集群展示,让国潮成为时尚。
针纺服装、西泊庄糖人吹塑、传统香肠等电商供应链产业集群在电商产业国潮大集上集中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内画、汉服、手工錾刻铜造像等含有中国元素的产品,让年轻人感受民族文化的无限可能,引领国潮时尚。众多技术精湛的匠人们,以对文化的敬仰、对品质的坚守,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复苏,让带有传统文化符号的产品重新焕发光彩。
创创云商小镇执行总裁李晓冬表示,肃宁产业基础雄厚,完整的产业结构,通过举行产业大集的形式吸引来众多周边的产业集群和优质产品聚集到肃宁来。同时,创创云商小镇以“国潮风”为主题,在这些产品中融入民族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由线下引领到线上,通过更多的网红主播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了肃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电商产业国潮大集,实现了双赢。
说到举办这次电商产业国潮大集的初衷,李晓冬说:“一方面是让消费者能够用更便宜的价格体验到更好的商品,促进夜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把大集推荐到更多的平台、机构、友商协会,让他们知道国潮大集,从而促进更多合作和互通有无,为肃宁腾飞发展贡献力量。”
精英齐聚 共襄电商盛会
10月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齐聚肃宁,共襄电商盛会。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电商兴县”战略,肃宁不断推进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挥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河北(肃宁)首届电商文化节成为肃宁又一张闪亮的肃宁名片,肃宁将迎来更为广阔的电商发展之路。
科创中心一楼电商产业供应链展区,客商云集,热闹非凡,展出的商品琳琅满目、种类齐全。展厅内除肃宁本土的特色产品外,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百余家企业的特色产品亮相展出,农副产品、服饰、美食等特色产品应有尽有。各展区内均设有现场直播区,各家主播现场带货。众多游人感受到逛展区、赶大集的全新购物体验,参展商也不忘借助河北(肃宁)首届电商文化节的东风,寻商机,促合作。
胡明方是邯郸市一家企业的代表,通过当地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了解到这次电商文化节,积极准备产品,参加展会。“经过这次展出,我们认识了更多平台的主播、网红,他们对我们的产品都比较感兴趣,我们会进一步交流、合作,讨论如何铺货、怎样通过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量,这对我们在网上平台的销售有很大帮助。”
此次文化节的开幕式还吸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和众多自媒体以及网红主播同时线上直播。
众多知名媒体人多次走进肃宁,了解、采访、报道肃宁电商产业的发展。“它的规模之大、覆盖产业之广、产业链之全,我认为可以称为‘肃宁现象’。电商产业在肃宁这片土地上,真正地‘活’起来了。千家万户的主播,分散在工厂直播间到物流基地,就像一条活的河流;也像一棵树,它的根已经扎到了土里。”肃宁的电商产业发展给众多媒体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肃宁这些年的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些年的感受就是,肃宁从以前的裘皮一枝独放,到现在百花盛开,针纺、鱼竿渔具等传统特色产业,让肃宁的经济发展一年上一个台阶,尤其是电商产业的加入,更让肃宁如虎添翼。在电商的助力下,肃宁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祝愿肃宁的明天越来越好。”
自10月26日开始,各大特色产业商协会将分别举行一系列“线上线下”精彩活动,为当地的产业发展赋能,为每一位创业者搭建广阔舞台,进一步提升肃宁的知名度、美誉度,带动肃宁特色产业不断向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逆袭突围
肃宁县特色产业以轻工业为主,产品适合电商销售,数字产业的发展为肃宁县特色产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产品触网、强强链接,形成了传统特色产业与电商产业对接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业态”,实现传统产业逆袭突围。
肃宁县电商起步早、发展快,已形成特色产业与电商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肃宁县有全国最大的裘皮原料交易市场,年交易额250亿元,占全国交易量的70%,其中线上销售率20%;全国最大的针织文化衫制造销售基地也在肃宁,文化衫和保暖内衣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40%,拥有传统网店和新媒体直播店4800余家,电商销售额超32亿元,线上销售率达80%以上;肃宁县是“中国北方乐器之都”,产品多达200余种,各类乐器网店300余家,电商销售额15亿元,线上销售率40%;肃宁县是北方最大的鱼竿渔具制造基地之一,中端及以下鱼竿市场占有率60%以上,传统网店和新媒体直播店8000余家,电商销售额16亿元,线上销售率达100%;肃宁县安全工器具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电商销售额1.8亿元,线上销售率达30%;农产品加工以东风养殖公司为代表,积极拓展电商新零售业务,创立“大有得”品牌在天猫、京东等平台营销全国。一系列数据显示,随着肃宁县这些传统特色产业产品的触网和强强链接,释放出产业发展倍数效应,实现传统产业逆袭突围。
河北省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赵亮亮认为,肃宁拥有裘皮、乐器、针纺、印刷、电器电料等传统产业,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产业的规模在全国占有非常高的比例。肃宁提出“电商兴县”战略,肃宁县委、县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速推进了电商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