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其征 本报通讯员 吴 昊 于 睿
开栏话: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是我市基层党建亮点工作,自去年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抓实抓好‘党建+’工程,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各地和市直有关单位党(工)委书记围绕本地本单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精准选题、带头领题、创新破题,推动“书记项目”不断走深走实。为进一步展示各地各单位工作成效,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访谈录”专栏,敬请读者关注。
“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是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机制,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的创新举措。”日前,市委常委,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骅市委书记李华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渤海新区、黄骅市将大力实施“党支部主题党日+”、“红色人才驿站”、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红色地图”等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大力实施“党支部主题党日+”项目。李华峰表示,渤海新区以主题党日为载体,统筹开展五类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深化学习教育,开展“学业务、大练兵、提素质”等主题培训1100余次,引导党员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严格组织生活,常态化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基层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民主议事,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等,围绕党的建设、业务工作等开展大讨论活动,搭建民主议事协商平台。开展志愿服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志愿服务1700余次,引导党员改作风、树形象。完善政治仪式,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600余次,提升党员的身份认同感、组织归属感、集体荣誉感。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