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从基础抓起、从短板补起、从弱点做起。”王丙林表示,河间市针对基层治理薄弱、村党支部书记“选人难”、基层干部素质偏低3个问题,明确了3个“书记项目”,即:深入推行“党组织+网格化”机制、打造高素质“兵支书”队伍、举办乡村党员夜校。在推行“党组织+网格化”机制方面,把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类业务建在网格上,把党的旗帜亮在网格上,把党员作用发挥在网格上,把党的决策部署落实在网格上,把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在网格上,构建大党建引领大治理格局。在打造高素质“兵支书”队伍方面,重点推行了发现、选拔、培育、使用、管理“五位一体”机制,在今年村“两委”换届中,205名退役军人依法依规竞任为村党组织书记,占比33.3%。在举办乡村“党员夜校”方面,河间市成立专业队伍巡回授课,并建立评比竞争机制,对培训投入力度大、成效显著的给予党费支持。开展学员互动交流,人人登台发言,达到“学员有收获、教员有提升”的双向促进目标,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75期,培训基层党员7000余人次。
“常态抓,抓常态,是‘书记项目’扎实推进的可靠保障。”王丙林表示,去年,河间市抓了乡村振兴精英培育班、“党总支+”两个项目,今年又抓了3个项目,每个项目涉及的工作都有了大幅提升。在“书记项目”推进过程中,河间市为每个项目确定一个标准、一套流程、一系列举措,年底考核验收,评定等次,形成一套抓项目长效化工作机制。同时,建立“月汇报、季调度、年考核”制度机制,以“书记项目”为抓手,以点带面,形成“常态抓、抓常态”局面,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工作全面落实。
王丙林表示,下一步,河间市将继续总结巩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成果,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