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找客户
近期,随着气温不断降低,针织服装商家出货量开始走低,但肃宁电商于爱华依然忙碌。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为潜在消费者精确画像,然后按图索骥,实现了精准营销,现在针织服装虽然销售有所下降,但我家网上店铺的销售依然较好。”于爱华展示近期的销售数据。
于爱华表示,现在,“95后”“00后”成为网上消费主力军,年轻人消费注重个性化,因此倒逼各家电商要精准营销,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
“大数据正好为我们提供了精准捕捉客户的工具。”于爱华说。
在使用大数据前,于爱华主要通过商品的性价比赢得客户。为扩大店铺流量,他依托肃宁针织服装产业优势,常常搞活动,把自己忙得焦头烂额,店铺人气很高,自己却没赚多少钱。
后来,随着业内电商竞争更加激烈,他的店铺经营愈加困难。
正在他受困于店铺经营时,在一次外出学习中,发现省外一些日用品电商尝试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寻找潜在客户,并通过数据对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轻松大幅提高消费者的复购率。这让他茅塞顿开。
回到肃宁后,于爱华马上调出自己淘宝店铺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他还与阿里集团相关店小二联系,接入淘宝数据,并请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分析,帮助自己进一步精准对接。
功夫不负有心人。1个月后,于爱华的店铺更上一层楼,3个月后,销量成为业内同类的头部店铺。如今,于爱华已成为当地服装电商佼佼者之一。
找到人生新感觉
于爱华表示,从事电商之前,自己一直做服装流通,但生意不温不火,直到接触到了电商。他说:“是电商帮我找到了新的人生感觉。”
2013年,于爱华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启了电商旅程,在线上销售纺织品。初期,于爱华什么都不懂,就从头学起,学习PS修图是他的第一步。当时,35岁的于爱华跟着一群青年学生一起学习。无形中,他感到了一种压力。
上课听不懂,他就随时问,有时课间都不能休息。软件里面每个重要节点、每一项功能运用,就在他的无数次练习中变得得心应手了。
创业的路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美工的问题解决了,将商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于爱华前期不懂运营、推广和售后,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积累经验。曾经因为手里的货卖不出去,巨大的压力让他每天都难以入眠,在一夜一夜的沉思中,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网店,不是发布了“宝贝”就一定能卖出的,自己要懂经营善营销。
通过不断钻研,付出的努力换来了收获,终于,于爱华用半个月的时间卖出了5000单商品。
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网店销量慢慢上去了,于爱华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他不仅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衣览物之情”,2018年还取得了“传奇保罗”“花花公子”“富贵鸟”品牌的网络销售授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有品牌的附加值。
整合供应链实现共赢
现在,于爱华已经拥有1家阿里巴巴店铺、4家淘宝店铺、4家拼多多店铺,电商给了他全新的人生。
于爱华表示,自己的电商事业能够如此快速发展,是赶上了国内电商发展的红利,更是肃宁针织服装产业优势的体现。
“电商要想做大,就要有完善的供应链作支撑,国内多家头部电商的发展轨迹就是很好的证明,肃宁当地正好具备了针织服装产业的完善供应链,助力我们当地服装电商快速成长。”
近年来,于爱华在扩大代理品牌销售的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自有品牌的推广之中。
“代理品牌是店铺运营的稳定器,做强自有品牌是我们成长的火车头,是前进的方向所在。”于爱华阐述发展策略,“现在电商竞争愈加激烈,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愈加透明时,供应链优势将成为我们突围的法宝。”
在肃宁当地,聚集了纺织、印染、成衣、物流等针织服装完善的产业链,“我们依托自家电商的体量优势,通过设计和销售导向开始整合当地的供应链,将适合我们产品的供应商纳入供应链之中,在保证产品供应的同时,利用市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和反应速度,同时降低生产和物流成本,实现供应链商家的共赢。”
目前,已有4家成衣企业、2家纺织企业加入到于爱华的供应链之中。按照计划,明年春季,还将有2家企业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