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阳性是什么意思?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有什么区别?它距离确诊病例到底还有多远呢?
核酸检测阳性代表体内存在新冠病毒,可能会出现在一些没有症状的感染者中,但不一定是确诊的临床病例。
核酸检测阳性存在3种可能:“假阳性”、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所以,核酸阳性到进一步确诊,还要看两个指标,即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临床症状:发热、干咳、咽痛、身体无力、味觉消失、呼吸困难。胸部CT特征:多发磨玻璃影、斑片影及实变影。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流行病学史包括:发病或阳性采样前14天内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发病或阳性采样前14天内与来自病例报告社区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有接触。发病或采样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旅行史或居住史。聚集性发病。
“假阳性”是因为种种原因把不具备阳性症状的人检测出阳性的结果。出现初检阳性结果,还需要通过另一家不同机构的复核才能确定是否感染。如果复核没有问题,也就没问题了。如果复核结果是阳性,还需要进一步检测。
无症状感染者又是怎么回事?指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无症状感染者有两种情形:一是经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二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无症状感染者仍会被集中隔离,隔离期间如出现症状,则将作为确诊病例报告公布。
简单来说,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临床表现=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无新冠肺炎临床表现=无症状感染者。
高 菁 韩学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