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3日
第03版:03

苏廷杰:

手指画出山河美

李智力

《祖国山河一片红》《雨后荷塘》……在泊头市营子镇尚古庄村苏廷杰的画室里,一幅幅水墨画挂满了墙面。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画作不是出于画笔,而是苏廷杰用手指勾画出的。

今年51岁的苏廷杰自幼喜爱书画,少年时,他因画结识了不少书画好友。18岁那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当时正在泊头工作的指墨画爱好者庄树鸿。

“原来手指也可以画水墨画,而且还能画得这么好。”苏廷杰说,他刚接触到指墨画时,就被这“另类”的画技给吸引住了,决定拜庄树鸿为师。从此,苏廷杰与指墨画结了缘。

因为不了解指墨画,初次见庄树鸿用手指作画,苏廷杰很是惊讶。回到家后,他翻阅了关于指墨画的书,才了解到指墨画始创于清代,经历了一代代画家的传承,到现在已发展成中国水墨画中一门非常有价值的艺术。

“指墨画看着简单,可真画起来要难多了。它虽然不用毛笔,但书法功底不行的话,是画不好的。”拜师之初,苏廷杰曾尝试直接从指画开始,可遭遇了挫折。最后,在庄树鸿的指导下,他从笔画练习打基础。

凭借着自己的书画功底,苏廷杰很快就掌握了用手指作画的诀窍。他先从历代指墨画名家的作品开始临摹,清代的高其佩、潘天寿,近代的梁崎等人的作品,他都拿来反复揣摩、研究,很快就有了长足的进步。后来,庄树鸿离开了泊头,苏廷杰就靠书信与他保持联系,偶尔他也会前去拜访,并将自己创作的指墨画带到师父的家中,请他点评。

“手指作画不用拘泥在固定地方,只要有景就可以作画。”苏廷杰对手指画已经痴迷到了骨子里,工作之余他都不忘随手画几笔。

生活中的苏廷杰,更是用指墨画代替了相机,记录下了许多生活中的美景。1999年,苏廷杰去黄山游玩,看到奇松怪石,他颇感震撼,把景色铭记于心。回家后,他凭着自己的记忆,将黄山的美景用手指画了下来。

几年前,为了生计,苏廷杰承包了100亩桑林,桑树的成长更是给他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在陪伴桑林的过程中,他常邀请朋友们前来赏景作画。一时间,他的桑林也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书画交流地,天津、北京等地的书画爱好者时常汇聚到这里。

一次,一位朋友好奇地说:“光看到你的指墨画成品了,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用手指画的。要不,你现场画一幅吧!”苏廷杰当即答应,即兴泼墨。荷花、翠鸟,加上几个色点展现出雨后的样子……短短十几分钟,一幅“雨后荷塘”的指墨画跃然纸上。朋友看后,忍不住连连称赞苏廷杰的技艺。

“指墨画具备特殊性,要画出它独到的审美趣味,还要有一种大拙的味道,像‘屋漏痕’‘虫蚀木’的自然效果,使人感到指画艺术魅力的古拙美。”从事指墨画艺术30多年的时间里,苏廷杰在掌握中国画勾、皴、擦、点、染等指法的前提下,借鉴传统的指画技法,探索出“指法融笔法”的水墨画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指画技法和粗犷豪放的风格特点。他创作的指墨画也渐渐得到了圈内人士的好评。他喜欢画荷花和仙鹤,作品《鹤舞雪月》《双鹭高科》等在省、市级的画展中屡屡获奖,还被沧州博物馆、沧州群艺馆等展览馆收藏。

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苏廷杰,并没有停止指墨画艺术的深耕细作,他有着自己的规划。为进一步提高指墨画创作水平,他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将古典文学、古文化的思想入画,在师承的基础上,画出自己的特点。

如今,苏廷杰受邀到泊头的一家艺术中心担任教师,教授国学和指墨画。借此,让指墨画在年轻的一代人中传承发扬下去,也让自己的家乡多一些书香翰墨。

2021-11-13 李智力 苏廷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0769.html 1 手指画出山河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