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6日
第06版:06

雪后。公交站台。一个温暖的举动感动众人。经过寻访,牵出一个好车长的故事——

张中信: “把每件小事都做好”

本报记者 周红红 摄 影 魏志广

“我的工作很平凡,但我很喜欢,也总是努力把每件小事都做好……”坐在对面的张中信看上去并不善言谈,这句话说了两三遍。你就知道,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张中信,是我市一名普通的公交车长,跑31路。采访他,是缘于几天前让人感动的一件小事。

◆“这司机真好”

11月10日傍晚6点左右,记者在传媒大厦站等公交。3天前的一场大雪,使得站台两侧绿化带里堆满了厚厚的积雪,而站台前后则是大片的积水。

不断有车驶过。有的速度很快,带起的水花四溅。等车的人不得不左右躲闪。

这时,一辆公交车来了。离着站台10多米的时候,速度就开始放慢下来,然后缓缓驶进站台。显然,司机已经想到了这一点。而且车子是紧贴着站台停下的,门口正对着站台。乘客一抬脚就能轻松上去。

记者嘴上没说,但在心里已经给这位司机点了个赞。这时,身后一位乘客感慨道:“这司机真好。”

后门有一家三口要下车,见车子停下,后门没开,女主人高声喊道:“开门啊!”声音里带着几分不耐烦。

司机高声回答:“您稍等一下,现在那里下不去。”然后待前门乘客都上来了,才又缓缓前行几步,把后门打开——仍正对着站台的位置。

车上许多乘客见此,也不由得齐口称赞:“这司机真好。”

司机这么细心地为乘客考虑,记者也颇为感动。于是记录下来,发了朋友圈,并说:“小处见精神,这位司机肯定是位爱岗敬业、与人为善的好同志。不信,我们就寻访一下。”

结果许多朋友点赞并留言,热切地期待寻访结果。

◆“他叫张中信”

第二天,电话打给公交集团。很快,信息反馈回来:“找到了,这位师傅是公交二公司的,31路车长,名字叫张中信。”

二公司服务经理刘婷婷电话那头声音爽朗:“张师傅这人特好。我和他是同事,每天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站都能见面。他平时言语不多,特别爱笑,心地善良热心肠,乐于助人团结同志,还特别爱岗敬业。任何事情都会用心去做,乐观地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我们都愿和他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平时大家找人替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平时歇班没事时,也经常去单位保洁车辆,把车辆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常说:这样,乘客坐着放心,自己看着也舒心。张师傅平时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把公交的服务延伸到社会。总之,这人特热心、特靠谱、特有爱,满满都是正能量……”

长长的一段话,竹筒倒豆子般一气说完。看得出,这赞扬是发自内心、不吐不快。

因工作时间不允许带手机,晚上快9点时,记者才和张中信取得了联系。电话那头声音憨厚:“昨天的事我记得。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如果车离站台远了,乘客就要蹚着水上,也不安全。许多小站也就一两平方米,上下车不方便,这都是应该为乘客想到的,也是我应该做到的……”

张中信说,自己是公交战线上的一名新兵,2019年才入职。过去跑过出租、开过大货,来公交公司上班最初是因为这里给交保险,工作更稳定些。然而两年多时间跑下来,他却实实在在地爱上了这十米车厢。

当晚,约好见面采访时间。也由此知道了他更多的行车故事。

◆“把每件小事都做好”

张中信清楚地记得他第一天开公交时的情形。

那是2019年5月24日,当时他开的还是19路。同事们照顾他,没有给安排早班,但他还是不到6点就到了始发站,提前了一个多小时。车身、轮胎、玻璃、车门、机油、灭火器、安全锤、车内座椅、角落卫生,统统都细查了一遍。

当握上方向盘的那一刻,他又兴奋又紧张,手心里都是汗。这时,陆续有乘客上来。有背着书包的孩子,有拎着兜子去菜场或是替儿女照顾孩子的老人,但更多的是捧着早餐追车赶路的上班族。

每到一站,他总会提前减速,慢慢进站,确保平稳停车。待乘客上来后,他会看一下后视镜,察看下车乘客是否已全部下去。待车门全部关闭后,他还会再稍稍停留几秒钟,以免有人一时走神忘了下车,或者有人正在追赶这辆车——“能让两人上车,就绝不会丢下一个。多让一人上车,也许就会少些迟到和批评。现在工作生活节奏快,每个人都不容易。”

开了十几天19路,张中信被调到31路,路线更长,任务更重。

从动物园到高铁站,一共38站,首班早6点30分,末班晚7点;单趟50分钟左右,赶上堵车,有时会一个半小时;一天跑5圈,行驶中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年轻,但一个班下来也会腰酸背疼;而且中途不能上厕所,天气不好的时候,水是不敢多喝的……

辛苦是辛苦了些,但这十米车厢就像他的“能量供给站”,只要一坐到驾驶员的位置,就立马来了精神。“每天载着这么多人,为这么多人服务,责任老重了,容不得半点懈怠。”

一路贴心服务,暖了十米车厢。张中信感动着乘客,乘客也在时时感动着他。他说,沧州是好人之城,这些年,扶老人上车的、给孕残让座的、帮外地人找路线的、捡到失物及时归还的……每每看到这些,他都会按下车厢音乐播放键。“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旋律响起,小小的车厢里,到处洋溢着这“流动的温暖”。

所以,寒来暑往,日暮黄昏,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每天他从城市的一端出发,辗转到城市的另一端,重复的两点一线, 他却永远都不觉得乏味。

“公交是窗口,人人是名片,我常感觉自己也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形象。所以会经常告诉自己要多点耐心、多点爱心、多点热心,把每件小事都做好。每当得到乘客的表扬时,我就特别开心,感觉自己很帅很自豪。”说完,张中信略带羞涩地笑了。

2021-11-16 本报记者 周红红 摄 影 魏志广 雪后。公交站台。一个温暖的举动感动众人。经过寻访,牵出一个好车长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0921.html 1 张中信: “把每件小事都做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