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手机字体调成最大号,戴上老花镜精挑细选,订单物流一天看好几遍,收到快递立马出去取……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银发族开始加入网购行列,有的甚至沉迷其中,花钱买“教训”,让儿女忧心忡忡。
老年人成网购新力量
前不久,65岁的王国华在儿子的指导下学会了网购,并在天猫超市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网购,一桶油、一袋米、一箱水果,快递员不仅给送上楼,还当面开箱验货。“方便,太方便了!上午下单,第二天就能送到家里来了。”王国华初尝网络购物的便捷,有些相见恨晚。
最近,她又学会了一项新技能——团购蔬果。“想吃什么都可以在手机上下单,第二天到家门口超市提货就行了。便宜、方便,质量也有保证。”为了方便提货,王国华还专门网购了一辆小推车。现在,她几乎每天都要推着小车去“提货”。
55岁的杨玉珍自打去年开始玩抖音后,就迷上了抖音购物。家里的日用品、老伴的棉衣棉裤、孙子的玩具,甚至花花草草都从抖音上下单,每月平均网购消费1000多元。今年“双11”,杨玉珍更是疯狂,几天时间网购了三四千元钱的商品。“好多东西打折很便宜,有的就是白菜价。”杨玉珍说。
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今年46岁至55岁年龄段的用户消费力爆棚,销量同比增长96%。作为适老化改革实行以来的首个“双11”,银发族更是化身“剁手党”,成为网购的新生力量。
“便宜”最具吸引力
老年人的网络购物车里都有啥?是什么吸引他们不停地买买买?在随机采访的几位老人中,记者发现“便宜”是首要因素。
老人们要买的东西五花八门,有的老人买米买油买日用品,有的人想趁着冬季到来买洗脚盆、电热宝,有的老人要买茶叶。最多提到的还是冬衣,包括保暖内衣、保暖护膝、羽绒服等。
受访老人单件商品的花销一般都在千元以下,既无自用的快消品也无奢侈品,一些家用电器也都是小件,价格大都在1000元以下。放在“购物车”里的,最贵商品是羽绒服一类的服装。有孙辈的老人们,还会在网上给孙子孙女买衣服。有两位老人买了空气炸锅和电饭煲,也都是秒杀款。
“广告说得天花乱坠,视频拍得好看精致,我爸每次都被这些假象迷惑。100多元钱买的足浴盆,一看就是劣质货,不让用他不高兴,用着又怕不安全。”市民于磊说,爸爸网购的很多东西都来自于广告推荐,要不就是被打折促销的新花样吸引。
适当网购勿贪便宜
老人学会了网购,省去了逛超市、逛商场的劳累,收取快递也很快捷,本该是件好事,但为什么却遭到子女的吐槽和不满呢?
“不是怕老人花钱,而是各种担心。担心买便宜货影响生活质量,担心被广告推荐欺骗,担心买了假的保健品……”一位市民说。
“很多老年人热衷于网购是因为不想落伍于这个时代。”沧州狮城心理咨询室专家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都想有一颗追求时尚生活的心,而且也会像年轻人一样网购上瘾。
专家提醒,老年人可以适当网购,但切勿盲目消费、贪图便宜而忽略了商品本身的价值,买东西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所购商品质量,和日常去市场消费一样,可以货比三家,对广告推荐更要注意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