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
第06版:0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医疗体系和医药工业遭到日军的严重破坏,中共中央决定在各根据地建立自己的制药厂,献县陌南镇山秋村刘民一的家,成为制药组所在地之一,也为他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冀中军区制药组 秘密驻扎在我家”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本报通讯员 王占龙 吕永森

制药小组留下的物品

刘民一保存的《寿世保元》医书

听说要回老家看看老房子,84岁的刘民一难掩激动。

老房,位于献县陌南镇山秋村。那里,不仅是他生长的摇篮,对于他,还有着特殊的意义——抗战时期,刘民一家作为抗战堡垒户,曾掩护过冀中军区制药厂的制药组在此生产药械、配制药剂。

这段往事,也成为刘民一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他告诫子孙,老房子即使再破旧,都不得拆除、翻盖。

“也许有一天,当年那些医护人员、他们的后代会来寻访,我要把这里的故事一直保存下去。”刘民一说。

老房曾经的秘密,也随着老人的讲述,渐渐清晰起来。

选址堡垒户

陌南镇山秋村,位于献县城西30多公里,南临滹沱河,地处献县、饶阳、肃宁三县交界的边缘。

位置偏僻、隐蔽的山秋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冀中八路军的秘密交通站,被称为抗日堡垒村。当年,二百多户的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参加了革命。

顺着村路一直向西走,有一条南北向的胡同,胡同里东侧一户,便是刘民一家的房子。1938年9月,他就出生在这里。

时间回到80多年前,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敌人反复扫荡,环境恶劣,生活艰危,边区军民不仅负伤者多,而且疫病不断流行。

资料显示,抗战之初,八路军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材大多靠国际医药团体和爱国人士捐助。但随着战争走向持久化,医疗用品的需求量猛增。即使是敌占区,药品和医疗器材都被列为禁运品。尽管八路军后勤部门冒着生命危险,派人深入城市,购买一些必需的麻醉药、磺胺、碘片、碘化钾等药品和听诊器、血压计、手术刀具等医疗器械,一些进步人士、爱国商人也积极帮助八路军购买和运送急需的卫生材料,但仍无法满足广大根据地军民的医疗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八路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决定在陕甘宁边区成立八路军制药厂。

几乎是同一时期,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在山西省五台县耿镇河北村组建。1938年,冀中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4月,成立了冀中区党委、行政公署和冀中军区,下辖的几个军分区都建立起了卫生部。其中,八分区卫生部主要包括医务处、药房、管理科和一个担架队。

卫生部组建后,制药厂的建立也迫在眉睫。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的制药史料》介绍,冀中军区制药厂曾几次迁址。1938年5月,在河北省任邱县(现任丘市)李各庄村成立了卫生材料厂,生产脱脂棉、纱布、急救包等;1939年7月,到达易县冷泉村,改为制药厂;1940年冬,卫生部将其命名为化学制药厂;到1941年,制药厂已经初具规模,不仅生产卫生材料,还生产多种中西药品以及一些医疗器械、伤病员用具等,对保证部队药材的供应起了很大的作用。

史料记载:“1943年秋,冀中军区制药厂分出一批人员,以七分区制药组为基础,与八分区制药组合编为冀中军区前方制药厂,下设4个分厂。其中,第一分厂为化学制药厂,两个制药组驻献县西山村和孝举村。该厂生产中西药品,月产量4000磅左右。”

我的八路军“哥哥”

献县当地的文史爱好者说,资料里记载的西山村就是西山秋村,现在叫山秋村。

这段珍贵的历史资料,与刘民一的记忆不谋而合。

“我家有3间北房、3间东房、3间西房都是土坯的,家里人住在3间北房。而10来位八路军制药人员就在3间西房里工作。东房的北间是牛棚,西北角是牛槽,牛槽底下就是地道,可以通向村外。”他说。

刘民一说,驻扎在他家的很可能就是冀中军区前方制药厂的某个制药小组。

刘家人还完整地保存了制药组留下的一些物品,包括几个大口的棕色玻璃瓶,一个木制圆盒。刘民一说,盒子里曾装有仁丹、冰片、朱砂等材料。

不仅如此,制药组还留下了一本名为《寿世保元》的书。

《寿世保元》是明朝龚廷贤撰写的一部医书,成书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共10卷。其中,卷1为基础理论,卷2至卷6为内科杂证,卷7为妇科,卷8为儿科,卷9为外科,卷10为民间单方等。

而刘家的这套《寿世保元》出版于1795年,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卷。

如今,走进西房,当年的瓶瓶罐罐原封未动,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模样。

和这些珍贵的物品一起保存的,还有刘民一脑海中的一件事。

他回忆,大概是1943年底,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日益增多,隐蔽在他家的制药组接到上级命令,要西撤到山区。而此时,一名18岁左右的八路军战士因伤不能随部队转移,刘家人便把他留在家里养伤。为了掩护他,刘民一的父母还给这个小战士按照刘家的家谱,起了新名字。

“我原名叫刘凤强,父亲给小战士起名叫刘凤新,和我在一个字上。他也称呼我父母为爹娘。”刘民一说,不知这位“哥哥”如今身在何方,如果健在,也该是位百岁老兵了。

还有一次,敌人来扫荡,包围了村子。危急时刻,母亲领着他和制药组的工作人员带着医药用具躲进了地道,才安全脱险。

“白天,他们在屋里‘敲敲打打’研制药品,工作10多个小时;晚上,就在房顶上铺上草苫子睡觉。”他说。

现在想来,刘民一不禁对那些制药组成员敬佩不已—— 一边是不断扫荡的敌人,一边是前线对医药用品的需求,他们就是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研究医书、采集药材、配制药品的。

保存老屋 记录历史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刘民一才从父亲口中得知,制药组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来自白求恩卫生学校,而制药组需要的原材料、中药材大多是爱国人士、平民百姓冒着生命危险,穿过一道道封锁线,偷偷地运送而来。

耳濡目染下,儿时的刘民一便有了进步的思想。他上抗日小学,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一位老党员的哥哥是我的启蒙老师,而我上的学校是私塾改建的。老师们宣传抗日思想,告诉我们不当亡国奴,还领着我们擦掉日伪的宣传标语。”刘民一说,1944年,他参加了儿童团,在村口站岗放哨。

刘民一的三个姐姐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母亲领着全家人纺线织布、做军鞋,是名副其实的抗日堡垒户家庭。

刘民一195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位党龄66年的老党员。

如今,刘民一已经搬离了家乡的老房子,来到献县城里居住。但承载着红色记忆的老房子依然让他惦念。家里人几次提出要翻新,都被老人拒绝了。

“这里记录着那段烽火历史,记录着那些英勇的战士在战争年代如何救死扶伤,如何潜心钻研制药……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和文化。”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老房子完好地保存下去。

刘家人虽然都搬离了老房子,但按照刘民一的叮嘱,每年都要对老房子进行修缮。沐浴着红色思想长大的刘家后代,如今活跃在各行各业,红色家风根植在他们的心中。

史料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1944年边区召开的第二届群英大会上,冀中军区制药厂荣记集体二等功。他们白手起家办起了制药厂和制药组,分布全区,完成了艰巨的药品和卫生材料的生产任务,解决了全区军民用药的困难……”

在刘民一的心中,想要留下的不仅是那3间老房子,而是那段光辉的历史。

虽没有战火硝烟,但在我党医药战线上秘密战斗的那些人、那些事,不应该被遗忘。

2021-11-23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本报通讯员 王占龙 吕永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医疗体系和医药工业遭到日军的严重破坏,中共中央决定在各根据地建立自己的制药厂,献县陌南镇山秋村刘民一的家,成为制药组所在地之一,也为他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1540.html 1 “冀中军区制药组 秘密驻扎在我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