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
第06版:06

多“点”发力 盐碱地上育生机

沧州盐碱地综合利用特别报道—

耕整盐碱地

粪污还田

技术人员指导生产

旱碱麦面粉生产

咸水对虾丰收 苑立伟 摄

“夏天水汪汪,冬春白茫茫,只听耧铃响,不见粮归仓”,是人们对滨海盐碱地的传统印象。盐碱地虽盐分高、肥力差、产量低,却不失为一笔沉睡的宝贵资源。盐碱地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我市沿海各区域,一直没有放弃挖掘盐碱地的“潜力”。有的立足盐碱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有的通过合理改良,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有的注入科技动力,让盐碱地上瓜果飘香——

碱地改良 荒地变耕田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李 菲

“郭科长,一分区刘官庄村的那块荒碱地都翻好啦。哎呦,别提多难了,地里都是砖头、木头,俺们一个个拾出去,又来回深耕、平整了好几遍,这才把地整好。”郭楠接起电话,那头,中捷农发公司的负责人兴奋说道。

郭楠是中捷产业园区农务局的工作人员,这些年一直从事辖区盐碱荒地的治理工作。电话中所说的荒碱地,她一直放在心上。那是刘官庄村拆迁后留下的10余亩盐碱地,虽然荒了很久,但处于农田项目区,郭楠知道,好好改造,这块地耕种价值不小。

这通电话,让她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对着手机嘱咐道:“抓紧施上肥,把地养一冬,明年开春种上高粱,好不容易翻开,咱要好好利用起来。”

这些年,在中捷产业园区,像这样被治理的盐碱荒地还不少。

早在2014年,农务局就开始在辖区内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几年时间,水网、路网、林网、电网贯通,农田旧貌换新颜。

“虽然高标准农田区土地平整、耕种有序,但中间还夹杂着不少盐碱地,俗称‘云彩地’。这些地返碱厉害,没人耕种,就成了荒地,特别可惜。我们就想着,是不是能用技术手段改造,实现正常耕种。”2018年,农务局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开始了盐碱荒地的质量提升行动,通过农艺、生物、工程等多种技术措施,解决土壤退化、盐渍化等问题。

农田开荒,通过渠道清淤、土地平整、农机深耕等工程作业就能完成。可要改变土地的盐碱属性,却不是一件易事。为此,农务局特地到改良技术起步更早的南方沿海地区学习,引进了针对本地土质的有机肥和盐碱调理剂。

“一年的改良证明,有机肥可促进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有利于改善土壤,提升养分含量。使用盐碱调理剂后,土壤里的盐分含量降低,PH值提升,土壤环境得到改善。”郭楠介绍道。

但在实验中,他们发现,把降低土壤盐碱、提升土壤质量与提升农田产出综合考虑,仅仅依靠有机肥和调理剂的力量还不够。

“2019年后,结合产业园大田种植和畜牧养殖,我们又探索出秸秆堆沤发酵、秸秆及畜禽粪便还田、绿肥种植等综合举措。”郭楠说。

河北犇放牧业有限公司是产业园的养殖龙头企业,存栏奶牛2万余头,养殖产生的牛粪,通过多重处理、化验后,经预埋设的管道还田,是周边2万亩农田不可多得的肥力来源。

中捷农发公司种植的万亩订单高粱,也是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得力助手。高粱耐旱、耐盐碱,收割后,秸秆粉碎还田,再施入底肥和生物菌剂,能让土壤活力满满。

探索秸秆堆沤还田,他们还将秸秆粉碎后建成堆沤发酵垛,泼洒堆沤腐熟剂与尿素、畜禽粪便的混合液,再发热、降温和保肥,一次性翻耕入土。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农发公司种植的千亩油菜不仅是盐碱地上的靓丽风景,粉碎成绿肥还田,也是改良地力的一把好手。

多措并举下,中捷产业园区内盐碱荒地逐渐减少,耕地质量不断提升。土壤有了劲儿,作物长势越来越好。如今,园区内小麦亩均产量提升了5%,青贮亩均产量达2吨。

立体降盐 碱地果蔬旺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刘晓天

走进南大港产业园区的绿康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塑料大棚鳞次栉比。棚舍里,西红柿秧苗翠绿茂盛,一排排绿“墙”,衬得整个棚室生机勃勃。

农户石传峰穿梭在棚间,忙着采收西红柿。进入成熟季节,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让他满是丰收的喜悦。

“你瞧,俺这棚里的苗长得多齐,坐的果儿也多,这就是产量的保证。多亏了张老师的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要不俺这儿的西红柿哪能长成这样?”石传峰说,前些年,即便是辛辛苦苦种下苗子,但因土壤盐碱,最后能成活长大的,也不过一半。

“2019年,我们刚来时,进棚一看,稀稀拉拉的,缺失20%到30%的苗子是常事。”河北省农科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新也记忆犹新。“园区118个大棚,西北部分盐分较轻,土壤情况尚可。但东南部分盐分重,高的地方含盐量达0.4%至0.6%,已是中重度盐碱水平。一浇水,盐返上来,土就不行了。”

张国新,就是石传峰口中的张老师。彼时,立足滨海盐碱区设施高效发展需求,针对盐碱地不能有效利用的生产问题,他们团队已研发出“深层暗管排盐+耕层改土降盐+表层淡水淋盐”的复合型立体降盐技术。

摸清绿康现代农业园区的种植情况后,他首先在石传峰等人的4个棚里做起技术示范。

“深层暗管排盐,就是在耕种前先开深沟,埋下直径5厘米的排盐管,作用是控制深层地下水位上升,且通过淡水灌溉,使上部土壤盐分随暗管淋出,达到土壤脱盐、果蔬安全生产的目的。”张国新说,在这项技术中,埋深及间距十分重要,针对盐碱区水土状况及设施生产特点,他们找到了暗管埋深50至55厘米、间距3米的参数组合。

配合暗管埋设,随后还要进行耕层改土降盐。针对原始土壤盐分及其他理化性状,他们按适宜比例调配秸秆、牛粪等物料及菌剂、微肥,施到地里,不仅让土壤更透气,还提高了有机质,利于土壤脱盐,增强果蔬抗逆性。

淡水淋洗盐分也是关键,尤其在果蔬移栽期,结合淡水灌溉进行洗盐,是必要操作之一。由于园区灌溉用水短缺,且多是微咸水,张国新及团队还在这里试验了地下浅层苦咸水反渗透淡化应用技术。

“在南大港,虽然灌溉用水紧张,但5米以下、30米以上的地下浅层苦咸水资源丰富。采用淡化技术,将地下苦咸水的矿化度由每升10至15克降低到1至3克,就能在作物需水密集期,进行补灌。这样一来,既能利用咸水资源,还能解渴保苗、稳定生产。”张国新说。

技术示范第一年,效果就十分显著。

“土壤里的盐分降低了,秧苗不光成活率提高了,长得也整齐,西红柿亩产提升了500多公斤。”石传峰受益匪浅。

在绿康现代农业园区,像石传峰一样,尝到了新技术甜头的农户还不少。目前,复合型立体降盐技术已在11个种植大棚应用。

“近两年,通过省农科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在新品种、新技术上的示范,俺们盐碱地上的蔬菜栽培技术明显提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南大港农务中心负责人杨长青说,南大港产业园区现有设施蔬菜600亩,露地蔬菜2500亩,接下来,他们还将结合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质量农业,打造精品现代农业园,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发展。

滩涂养虾 “蓝色粮仓”收获丰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史得江

“今年俺们的3万亩‘蓝色粮仓’又是大丰收,每天能产1.5万多公斤咸水对虾,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气温降低,咸水对虾的收获季逐渐画上句号,但说起养殖情况,海兴县润豪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姜权亭依旧很兴奋。

姜权亭是海兴县小山乡蔡庄子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养虾,至今已有二十五六个年头。不过,那时,要是将这里比作粮仓,他是要被人家笑话的。

“俺村离海边不远,周边都是盐碱滩涂,原来多少也种点庄稼,但长得不好,没啥收成。”种上10亩地,就收1亩地庄稼,蔡庄子人吃够了盐碱地的苦。

彼时,盐业发展兴旺,在海兴县的鼓励和投资下,村里决定向盐业生产转型。从此,水汪汪的盐池子,成了蔡庄子村边最常见的风景,也鼓起了村民们的钱袋子。

利用盐池养虾,是在外出考察后。“那时候,哪能想到盐池还能养虾?后来一学习才知道,前期晒盐的池子,盐度为千分之三十左右,正适合对虾生长。”既不耽误晒盐,盐池又能二次利用,勤劳的蔡庄子人,开始走上滩涂养殖的道路。

“五六月,在盐池里撒上两次苗,让它们自然生长,7月就能收虾,一直到10月底结束。”姜权亭说,在盐池里养殖的咸水对虾,不仅口感好,而且蛋白质、脂肪、钙镁等含量都要高于淡水虾。

让盐碱滩涂多产虾,这些年,他们还不断从选种、育种及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改进。

“我们自己建了孵化池和育苗场,每年收完虾,就开始向外塘引海水,提前处理水质,杀死多余藻类。到了3月,还要从南方购进虾母,孵化适合本地环境的虾苗。这样,才能保证咱‘蓝色粮仓’的产量。”

借助不断升级的养殖技术,这里的对虾亩产量已由2002年的20公斤提升到了70公斤左右。

养殖产业发展红火,由副业变为主业,逐渐替代盐业成了村民们致富增收的新支点。采用“入股分红+承包租赁”的养殖模式,蔡庄子村民每年人均能分红7000余元。

在小山乡,像蔡庄子村一样,利用盐碱滩涂发展特色养殖,打造“蓝色粮仓”的村庄还有十几个,滩涂对虾养殖面积近7.92万亩。丰收时,对虾年产量高达500余万公斤,年产值近2亿元。

“目前,滩涂对虾养殖已成为促进我乡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养殖模式,积极创建省市县级水产养殖示范园区,助推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让‘蓝色粮仓’粮满仓。”海兴县小山乡党委书记臧海楠说道。

抓独特资源 做旱麦文章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王志伟

在黄骅市,提起盐碱地,不少人都直皱眉。冬天白花花,夏天水汪汪,产量低、看天吃饭是常态。

盐碱荒滩,却难不倒勤劳的黄骅人。他们修整台田、改良土壤,还培育出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旱碱麦。麦香浓郁、绵软筋道、回甘有味,这盐碱地上长出的“宝”,着实喂馋了不少人的胃,不仅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还备受京津地区市民的青睐。

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深挖旱碱麦的独特品质,近两年,黄骅市将推广旱碱麦作为一项战略项目来抓,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推动旱碱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虽已入冬,但黄骅多地的合作社还在加紧播种旱碱麦。这两年,随着旱碱麦产业的发展,黄骅市旱碱麦种植面积连年增加。

“今年夏收,我市小麦收获面积达63.9万亩,平均单产230公斤,总产14.6万吨,较上年增产五成左右,创历史新高。”黄骅市旱碱麦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刘洪波介绍道。

他说,为让这优质品种增产量、有效益,黄骅市还专门聘请了多地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积极制定《黄骅旱碱麦生产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有效解决种植品种杂乱、生产管理不规范、技术应用不标准等问题。

“针对旱碱麦,我们推出了‘六步法’旱作种植技术。品种上,使用抗旱耐盐、可丰产的沧麦6005、捷麦19等优种。种植中,则通过重施底肥、缩行增密、精细播种、重度镇压、春季追施水溶肥等标准化精细管理,提高小麦产量。”徐玉鹏是沧州市农科院的技术专家,也是盐碱地的常客,有时间,他就来这里指导种植。通过全程标准化管理,今年旱碱麦标准化示范区的3500亩旱碱麦亩产达到370公斤,较去年增产近10%。

虽有技术加持,但旱碱麦的生长极易受天气影响,短期内天气变化,都可能对产量造成影响。为此,黄骅市还积极开展旱碱麦全产业链保险项目,为2.7万多亩旱碱麦上保险。保险内容包括旱碱麦种植保险、收获期火灾保险和价格保险,提供了覆盖制种繁种、种植周期田间管理、小麦收获、销售价格等全产业链环节的风险保障。

种植上精心,深加工同样不能马虎。

为最大程度留住旱碱麦的营养,黄骅市振学面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学没少花心思。

“物料提纯至关重要。提纯程度越高,就越能减少研磨次数,从而减少营养流失。”刘振学说,光是清粉机,公司就有10余台。此外,他们还引进了色选机及振动着水机等先进设备,减少细菌滋生,降低霉变率,提高面粉质量。

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做的是把面粉加工成面花。立足提升旱碱麦加工水平,“帝鉴”格外注重面花的精与净。建立标准的生产基地、明确标准化生产规格、请营养专家做指导……这里的面花,品质越来越高,不仅本地人认可,还打入了天津、北京等地市场。

黄骅地升食品有限公司则把目光瞄向了石磨全麦面粉的开发上。历时一年,公司研发出全麦饼干,“双11”期间日销售额多达十几万元。为更好把控新品研发及产品质量,公司还安排专人向下单客户收集反馈信息,助力打造旱碱麦品牌优势。

“‘双11’是个开门红,接下来还有‘双12’、春节,在推出新品的同时,我们还要策划更多活动,把咱黄骅旱碱麦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公司负责人刘玉成说。

标准化种植,从源头上保障了旱碱麦品质;加工企业助力,让旱碱麦能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开拓线下、线上多种销售渠道,将黄骅旱碱麦的名气传播到全国各地……目前,黄骅市共有旱碱麦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40家,较大型面粉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能力达48万吨以上。广袤的盐碱地上,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旱碱麦产业越来越红火。

2021-11-24 沧州盐碱地综合利用特别报道—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1656.html 1 多“点”发力 盐碱地上育生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