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健 通讯员刘天伟)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日前,我市制定《关于加快实施科技强市行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25年,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将得到较大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左右,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230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15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累计增长10%,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300家、1.35万家,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按照主要工作任务,我市聚焦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人才“第一资源”、开放合作等方面发力,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龙头和全省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统筹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着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聚焦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开展产业基础研究,建设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攻关需求,积极推荐申报省级以上基础研究专项。实施产业重点研发专项,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重点研发专项;实施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机制,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5年内实施重点研发项目60项以上。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逐步打造成链条完整、功能齐全的孵化育成体系;围绕信息技术等领域,布局一批产业创新平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
聚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提升”计划,对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后补助;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筛选高新技术企业推荐纳入省科技领军企业后备培育库。加大工业企业技改力度,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以重大技改项目推动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带动产业链企业协同提升。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