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六,我到市交通局宿舍参加了一次环境清洁的义务劳动。因路途较远,匆匆吃过早饭之后,便骑上电动车出发了。
或许是几天前一场瑞雪的缘故吧,天气还真不错。初冬的阳光里,一切都像是经水洗过的一样,明朗又可爱。天空蓝蓝,微风瑟瑟,暖阳融融。
我对这个小区有点不太熟悉,寻找的过程中绕了不少弯路。直到远远地看到十多个挥动着铁锨、扫帚的红马甲身影,才知道同事们已经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于是,我赶紧将车子停在路边,抄起一把大扫帚加入到劳动中去。
说起这些“红马甲”,许多人都不陌生。他们都是社区文明服务的志愿者,有协助交警在路口引导行人的,有协助保安做疫情防控的,有扶危济困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有发放消防安全、卫生保健、防诈骗等宣传材料的。尤其节假日,公园里、道口边,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
这是小区临街的一段人行道,上面铺着深红的花纹方砖,两行白蜡树自南向北均匀地排列开来。再往里面,是由月季、冬青围成的一处小花园。
无论是方砖上,还是小花园里,都散落着不少干树叶。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它们打扫干净,为环卫工人减轻一些负担。只见一把把大扫帚哗哗地扫着,落叶渐渐被归敛得越来越厚,进而变成喧喧腾腾的几大堆。这时,有人拿着口袋过来了,大家又开始一大锨、一大锨地往里装,装满了再倒入附近的垃圾箱中。
“若是小时候拾柴火,能赶上这么多树叶,该多高兴呀。还不赶紧拿起耙子,哗哗地搂啊!”同事一席话,勾起了人们很多童年的回忆。是啊,那时生活困难,不仅粮食不够吃,就连烧火做饭也很成问题,谁没有背着筐子在洼里拾过柴火?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做起饭来既轻松又干净,从前的宝贝柴火,只能“改行”作肥料了。
人行道打扫干净,我们继续进入小区打扫。这是一个老小区,前后几栋楼宇整齐地排列开来,虽然只有四、五层高,但是采光充裕,出入方便。并且楼宇是刚刚做过外墙保温的,表面被涂成崭新的白色;暗灰淡雅的水泥地面也更加平坦、美观了。
“都是国家政策好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每年都拿出很多资金改善民生,人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一位大哥一边用大铁锨装着树叶,一边笑盈盈地说。我听得出来,这都是他的心里话。近几年来,天蓝了,水绿了,空气清新了,相信每个人都有实实在在的感受。
这让我觉得今天的劳动很有意义。不仅活动了筋骨,放松了身心,重拾了乡愁,还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建设美好家园也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多人不断地努力和付出。《诗》云“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这座小城就会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