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伟 通讯员贾晓明)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继不久前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之后,近日,我市又印发了《进一步压实固定资产投资属地和部门责任的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等九个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聚焦关键、精准施策,全力护航项目建设。
相比之前制定的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及其所包含的4大类15个专项机制,新制定的实施方案,聚焦进一步压实固定资产投资属地和部门责任,省、市重点项目储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储备,省、市重点项目准入,资金政策争取,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重点项目观摩调度,重点项目“回头看”,重点项目全覆盖监测、多层级调度督导等九项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了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制度流程,成为推动各项工作机制落地见效的“路线图”“施工表”。
在推动落实省、市重点项目储备工作机制方面,相关实施方案明确了重点项目的储备原则、筛选规模、申报时间、申报程序、工作要求,提出“两个坚持、两个突出”:坚持规划统领,重点支持《河北省“十四五”重点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区域规划和县域特色产业项目。坚持产业优先,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围绕省12大主导产业、全市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产业类重点前期项目数量在全市占比70%以上。突出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高新高端产业项目,扶持国家级创新平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试验区和专业化国际化众创空间建设;对接京津创新源头,支持建设高水平中试基地和重点科技园区。突出民生领域,重点支持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以高等院校整体建设为主体的高质量教育体系项目,支持三级医院及区域医疗中心应急建设项目、医养康养综合体等项目和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项目。
在推动落实省、市重点项目准入工作机制方面,相关方案在对产业准入条件、土地准入标准、项目进度要求、申报时间和程序提出要求的同时,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