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1年12月03日
第07版:07

青县青年吕寿青,进入针织产业创业,面对生产效率低、产品价格低、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果断在业内率先引进电脑针织横机,推出一线成衣技术,通过高性价比产品打开外贸市场,同时跨界进入制鞋产业

一线成衣 带红新产业

本报记者 吴 梦

吕寿青查看订单生产进度

电脑织衣

“小吕呀!样子订好了,你什么时候能交货呀?”来自天津的客户催促道。与此同时,在另一边样品室,其他客户正在选样下单。

“我们的式样直接对接欧美一线品牌,因此深受国内客户欢迎;同时,我们使用的一线成衣技术,让产品的性价比颇高,也吸引很多国内客户慕名前来。”青县杰健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寿青介绍。

吕寿青表示,传统毛衫生产,要先生产毛衫的袖子、前片、后片等部件,然后再将各部分缝合在一起,成为一件毛衫。杰健公司改进电脑针织横机,在业内率先实现了一线成衣技术,就是用一条毛线织出整件衣服,效率大大提高,让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凸显。

这已不是吕寿青初尝先进技术的甜头了。

当年,大家还在使用手摇织机或半自动织机时,吕寿青就在业内率先引入电脑针织横机,实现了毛衫生产的自动化,迅速扩大了产能,带领工厂成为青县知名的针织企业。

“当时出去考察,发现江浙同行开始尝试使用自动化的电脑针织横机,虽然当时设备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但一看效率就是高。上万元的设备,引进时肉疼,使用后心豁亮了。”之后,每次新设备出现,吕寿青总会率先使用,目前他使用的已是第五代电脑针织横机。

跳出思维界限

“我能率先引入新设备,是市场倒逼的结果。”吕寿青说。

原来,当年吕寿青创业进入针织行业生产毛衫,由于没资金,只能用手摇织机。生产效率低,产品价格低,忙了半天也没赚到钱。

为了寻找出路,吕寿青将目光对准了天津的外贸市场。

“当时我们针织企业,大多为青县的大企业代工,价格低、订单小,竞争还激烈。天津市场截然不同,他们直接对接外商,订单大、价格高,而且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竞争相对较小。”吕寿青分析。

直接对接天津外贸企业,吕寿青很快拿到了订单。

只是订单大、时间紧,工厂规模和生产效率一时又很难快速提高,催货的电话压得吕寿青喘不过气来。

怎么办?

“联合发展。”吕寿青给出答案。他在自己生产的同时,开始作为承包商,向周边企业分派订单,大家共同生产,实现了产能倍增。

同时,他也将目光对准了新设备。2010年,电脑针织横机开始出现,吕寿青很快引入生产,效率提高数倍,令他兴奋不已。

“初代电脑针织横机还很不完善,因此只是买回来三四台试用。当时机器工作时只能不断织线,不能增减线,因此每台织机旁边要有工人,按照图样要求不停地手工增加或减少毛线条数,虽然仍比较麻烦,但效率那是噌噌地长。”

很快,一个车间都换成了电脑针织横机,之后两个车间、三个车间……

毛衣变鞋面

在引入电脑针织横机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吕寿青还创造性地将设备应用到鞋面的生产中,推出针织鞋面,受到业内一致称赞。

吕寿青办公室书橱内,摆放着一双红色旅游鞋。“这是我们生产的第一双针织鞋,作为纪念,一直保存至今。”吕寿青将鞋子放到大家面前。

“有一次去考察,在一家企业发现他们正在实验生产针织鞋面。这种鞋面透气性好、穿着舒适,很有市场潜力。当时想,同样是针织,毛衫可以织,鞋面也可以织啊。”吕寿青敏锐发现了新商机。

回到青县后,他立刻组织团队开始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第一双针织鞋面下线了,“我们立刻和制鞋企业合作,推出了针织旅游鞋。”很快,针织布鞋也与消费者见面了。

针织鞋面的成功,再次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同时,产能不足问题,也摆在了吕寿青面前。

为了快速扩大产能,新厂区拔地而起。

产能扩大了,管理短板再次暴露。管理混乱,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同时产品质量开始下降。

一系列难题,让吕寿青犯了难。

怎么办?

建好厂房,免费提供设备,请合作的加工户入驻。

一下子省去了产品生产前期的管理工作,吕寿青轻松了下来。同时,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设计中,对接更多知名针织企业。很快,杰健针织的产能达到了200多万件。

2021-12-03 本报记者 吴 梦 青县青年吕寿青,进入针织产业创业,面对生产效率低、产品价格低、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果断在业内率先引进电脑针织横机,推出一线成衣技术,通过高性价比产品打开外贸市场,同时跨界进入制鞋产业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2640.html 1 一线成衣 带红新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