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健 本报通讯员 张 军
日前,记者在新华区院东路看到,建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正拆除道路两侧破损和不符合规范的门市牌匾。建北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王恩永说:“由于前期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商户都积极配合,一天时间就将这一区域涉及的牌匾拆除完毕。”
院东路街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开发时间较早,目前楼体外墙老旧,沿街门头牌匾参差不齐、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突出。对此,建北街道办事处将这一路段确定为重点治理路段,制定整治提升工作问题清单,逐条逐项推进落实,确保整改一项、销号一项。
王恩永说,按照计划,他们设置商铺招牌标准,使其既能体现商铺自身特色,又能与街区整体面貌和谐统一,同时对沿街老旧房屋、破损路面进行修缮,全力打造新华区背街小巷提档升级“院东样板”。
背街小巷虽小,却连接着千家万户,直接关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市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活动开展以来,新华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对背街小巷强力“祛斑”的同时,不断推进“美颜”工作,以“啃骨头”“钉钉子”的精神,多措并举做好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同时,根据街道实际,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及时落实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举措,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目前,新华区234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正在全面有序推进。(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