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以乡街党委政法委员为轴心,统筹调度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矛盾调解组织、治安巡防组织、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队伍、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开展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办”,形成“党委牵动、专人驱动、专兼联动”共筑平安的新局面。
在全市探索推行了“民意快递微端治理”模式,通过政治引领,打造乡街、村社、基础网格三级平台,盘活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群众各方力量,推进村社治理、民意诉求一次办,打通服务群众“一米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市统筹建设以县综治中心、乡镇调解中心、村调委会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力量为主体的多元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同时,大力推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积极参与矛盾化解、青少年权益保护等工作。大力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2225家,注册志愿者达到100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体4152个,涌现出“五老”帮教团、渤海魂、红色朝阳、爱心社、义工联盟等一批知名民间志愿服务组织。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平安建设,要依靠法之必行,也要依靠道德教化。我市一方面扎实开展一乡镇(街道)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建设,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建立实体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配套创设法律顾问微信群6055个,实现村庄社区“全覆盖”;一方面坚持德治教化,倡树文明乡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全市5900余个村(社区)全部完成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统一修订,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同时,广泛建立由乡贤能人、村(居)民代表组成的道德评议组织,参与民间矛盾化解、基层社会治理。
让“大数据”走进创建平安沧州的大平台,是沧州平安建设的又一亮点工作。我市加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市县两级一体化建设平安建设数智辅助平台,实现了平安建设信息采集、智能分析、精准管理、快速处置。织密智能化治安防控网,建立社会面管控“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拓展现代化警务模式。打造扁平化指挥网,建设覆盖联通市县乡村四级的综治视联网指挥调度系统。目前,全市所有县、乡和1985个村(社区)接入视联网指挥系统,实现了民生服务精细化、集成联动高效化、指挥调度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