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照片,
业委会选举海报
家住新华区建北街道维康社区北环小区的张闯,最近两年拍了很多照片,照片的主角是他的邻居街坊,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关于改善小区环境的故事。“因为感动,就想到记录下来。”张闯说,这些照片是从小区墙上一张通知开始的。
2019年7月19日,小区墙上贴着一张红纸写的海报:20日将举行业主委员会选举!
“这可是新鲜事!”于是,这张《通知》成为张闯记录小区变化的第一张照片。
在张闯眼中,这个建于1997年的老旧小区,三栋六层老式楼体一线排列,如果没有刻意指引,外人会忽视它的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没有物业公司,没有业主委员会,没有单位托管,甚至连大门也不翼而飞。杂物乱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邻里乱吵、小偷乱窜……一些居民住着“堵心”,选择搬走将房子出租或者将房子直接卖掉。而继续留守的居民,也因小区环境变差而焦虑。
一切的改变,源于那次选举。
2019年7月20日傍晚,业委会选举开始了,小区的130余户居民,每户都有代表参与。他们聚到楼下,维康社区居委会负责人来到现场指导选举。很快,他们选出了由7人组成的小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当时74岁的于学礼任业委会主任,76岁的孙玉祥任业委会副主任,69岁的李文明任会计,3人都是老党员,成员中最年轻的是36岁的张利飞,他负责小区电路电线维修。
“业委会主任、副主任都是老党员,他们都有魄力、有经验,有了业委会,小区一定会变样。”张闯说。于是,他先拍下小区脏乱差的照片,想着看看小区到底能变成啥样。
变化太大,太多瞬间值得记录
业委会果然不负众望。小区改变太多、变化太大了,张闯一拍就停不下来。
成立之初,他们就建立起13个单元微信群和一个小区楼长微信群,并编制文明行为规则贴在楼道里。小区公共账户一穷二白,业委会征求全体业主意见后,将闲置10余年的废旧锅炉卖了2万多元充实公共账户。
杂物堆积影响小区安全和面貌。业委会成立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杂物,让下水道口露出来,把下水道疏通,给下水道口换上粗钢筋,再也不会有人踩空跌入下水道。为了防火灾,他们还清理了楼道、地下室过道杂物。
过去,居民们20多年都通过楼道扔垃圾,楼门口垃圾堆积。业委会把垃圾道封上,在楼下整齐摆上垃圾桶。他们积极申请,把小区卫生纳入城区环卫管理,成为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的第一批受益者。小区修了路,还安装了路灯,老旧小区终于变了样。
违建清理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业委会没有退缩。小区东边有一处违建,于学礼带着大家多次给搭违建的业主做工作,最终把违建全部拆除,在腾出的空地上,他们设置车辆隔离礅,安装健身器材。小区最西边的锅炉房旁边,是相邻小区业主搭的违建,其他业主一直有怨言,却没人愿意出头解决。今年9月,业委会通过努力,在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终于把那一片违建拆除了……
“自从有了业委会,我们小区越变越好,很多搬走的人都想回来呢!”张闯说,小区焕发生机的过程,太多瞬间值得记录。
发公众号,让更多人看到小区变化
如今,张闯手机相册里的照片越来越多,就想着把照片整理出来。他自己开了个公众号“花满向阳坡”。在这个公众号上,他写了篇《沧州北环小区,乡贤自治下的和谐范本》,在文章中,穿插着小区两年前和现在的照片,这些照片刻着时光印记、带着团结的力量、透着最平凡的温暖,让北环小区居民引以为豪。
“他们在小区出现难题的时候站出来,他们是普通居民,但更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张闯说,自己记录这些,希望更多老旧小区也能像北环小区一样,通过居民自治,变得和谐整洁。
这篇文章经转发被小区居民看到后,纷纷在文章下留言:“为把小区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共同努力吧!”“每一位生活在这个小区的人,感到幸福的同时,更应感到幸运!”“他们用无私的奉献改变了小区环境,也如一束光照亮了小区的人心。”……
维康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邢超和业委会的成员们也看到了文章。邢超说,自己看着北环小区业委会成立,也是小区变化的见证者,没想到会有居民把小区成立业委会前后的变化记录下来。于学礼和孙玉祥两位老人说,是居民的信任让他们坚持下来,当看到张闯拍的照片和写的文章时,他们感到特别有成就感。
“我会继续拍,继续记录。”张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