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
第02版:02

逃离信息“绑架” 需要快捷出口

王汝汀

根据中消协近日发布的报告,部分APP存在注册容易注销难的现象。其中,有的软件注销程序繁琐,有的注销审核困难,还有的关闭方式过于隐蔽,让用户难以将个人信息与软件解绑。大数据时代,人们乐享智能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个人信息“无处遁形”的风险,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注销难、卸载难的软件,通过重重“关卡”的设置,让自己成了甩不掉的“狗皮膏药”。发现软件难以注销后,有的用户想着干脆卸载了之,却发现卸载时仍需回答种种问题,开发商还将“拒绝卸载”“再用用”之类的选项进行包装,让用户误以为是“确定卸载”,手指一点便“前功尽弃”。还有的软件看上去已经注销、卸载,但依然存留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使用记录,这种强留的方式,只会让用户更反感。

说到对用户信息的“绑架”,除了某宝、某东、某音等平台购物信息的精准推送,连输入法、语音聊天等工具也存在泄露隐私的风险。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只是通过聊天软件和朋友提到了某类商品,再打开一些购物软件时,就会频繁刷到同类产品,细思极恐。究其原因,用户在注册软件时,通常无暇仔细浏览相关的条款,为了赶紧进入页面就点了“同意”,正是这些隐形的条款,包含了允许访问位置信息、输入法信息等内容。要避免此类问题,显然不能仅靠用户逐字阅读条款,对于一些涉及隐私的条款,应在显著位置进行提示,并给予用户明确的选择权。

大数据还会“杀熟”。同样的商品、同样的平台、同样的页面,却会在不同人的手机上显示不同的价格。当大数据判定一名用户对某类商品有较为频繁的需求时,便有可能为其量身打造一个“高价”。当然了,大数据只是工具,罪魁祸首是这些现象背后的操纵者,他们利用大数据非法套取用户信息,从而为自己谋利,对于此类“精准杀熟”的行为,必须加大排查力度,给予精准打击。

2021-12-22 王汝汀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4413.html 1 逃离信息“绑架” 需要快捷出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