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为人民,创城靠人民。今年以来,沧州经济开发区认真开展“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按照市文明委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具体要求和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掀起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热潮。如今,走在沧州经济开发区的街头,城乡环境美化、交通秩序井然、市场环境规范、人人守规懂礼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而对开发区人来说,创城是进行时,创城永远在路上。
整治城乡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
环境是生产力,好环境是招商引资无声的金字招牌,也是创城着力塑造的内容之一。10月24日,随着一处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临建工棚拆除,同时完成垃圾清运、土地平整和绿植栽培,开发区继续保持违建“零”新增状态。今年以来,开发区“以拆促建、以拆促管、以拆促变”,深入推进拆违工作,全区摸排违建总面积9.4万平方米,全部拆除完毕。
加速区容区貌整治,提升社会管理质量。秉持治理精准有力和责任定位明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精神,各部门协力合作,坚决做好创城工作。
全面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综合执法局与建成区沿街349家企事业单位、门店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开展日常性督导检查,提高“门前五包”管理水平。每季度对“门前五包”进行打分评测,评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实施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整治。制定《沧州经济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为10个小区配备800余个垃圾分类桶。沿街门店配发厨余垃圾收集桶140个。深入居民小区、学校、企业开展10余次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彩页1万余份,让群众了解垃圾分类投放的重要意义。开发区建成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面积100万平方米,均已实现水洗机扫标准,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
整治流动经营摊点。按照“疏堵结合、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的原则,划定恒泰小区北侧废弃国道路段疏导街巷,翻修破损路面2100平方米,疏导周边游商闪商全部入街规范经营,疏导摊点182处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控摊点外溢,及时清理垃圾;对学校周边、十字路口、小区周边等重要节点每天巡查,杜绝摊点乱摆现象。
加强街道、公园绿化。沧州经济开发区对拆违后的空地“即拆即建,即拆即绿”,对金岛小区西南角拆除违建空地、开明街与307国道交口拆除违建空地、污水处理厂北侧空地新建3个1.2万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对307国道北侧空地、黄河路南侧空地、中燃原厂区、黄河路与饶安大道、沧盐路与307国道交口、小园加油站、黄河路长丰段等地进行绿化,绿化面积共5.98万平方米,植树4815棵,铺设草皮近3.3万平方米,清理杂草5万平方米。
加强公厕管理。目前开发区建成区内有公共厕所5座,有专人管理,厕所内部早晚各1次全面冲洗,随脏随打扫。每天不少于4次消毒,24小时开放、有热水。
规范交通秩序 心里亮起“红绿灯”
把交通规则牢记心中,让每人心里都亮起“红绿灯”,通过严格执法和大力宣传,形成人人自觉遵守交规、文明交通的好习惯。
交警沧州经济开发区中队联合综合执法局,以精细管理为抓手,强化宣传,大力整治,全方位提升全区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各执勤中队加大巡控力度、巡查密度,对重点路段、重点时间段科学安排警力,采取流动巡逻与定点执勤相结合的模式及时查纠车辆乱停、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重点查处无牌无证、酒后驾驶、疲劳、超速、超载驾驶、客车超员、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客、闯红灯、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非机动车不按规定道路行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把交通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针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交通违法行为,交警开发区中队出台了“五选一”选择性处罚办法,对骑乘电动自行车未戴头盔行为进行教育处罚的同时,进入辖区中小学采取“小手拉大手”的宣传模式,让孩子们监督带动父母亲友骑乘电动自行车自觉佩戴安全头盔。中队民警每天早8点至8点30分,到辖区企业门前对企业员工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情况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企业员工骑乘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现象,将对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目前交警中队已对3家公司下达了整改通知书。
综合执法局对非机动车乱停行为进行常态化巡查管控,对310辆不规范停放的非机动车进行摆放归位。自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活动开展以来,公安、城管联合开展停车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开展常态化治理,重点清理“僵尸车”、违规设置地桩地锁和违规占用停车泊位堆放物料等现象,同时加强共享单车投放、停放秩序管理,建立微信工作群,督导经营单位及时处置乱停情况。
打造健康市场 关切民心所向
健康市场关系民生发展,亦是民心所向。作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排头兵的沧州经济开发区,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更是职责所在、情之所系。
广泛开展宣传,让文明市场深入人心。沧州经济开发区经发局联合社发局、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分局等成员单位,对区内主干道沿街门市,包括宾馆、饭店、超市、银行网点、邮政、移动和联通营业厅等经营场所进行广泛宣传,发放统一印发的佩戴头盔倡议书和宣传海报。统一印制了安全生产海报、“节俭养德”“文明餐桌”桌牌、禁烟标识以及燃气安全告知书等,下发到宾馆饭店等测评点。
截至目前,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组织工作人员,在区内银行网点、窗口单位和移动、联通、邮政营业厅、果品市场开展创城宣传15次,发放宣传海报数百张、禁烟标识150余个、“文明餐桌”桌牌130个。
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治理。由经发局牵头,联合市场监管分局和综合执法局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先后组织联合执法行动5次,对开发区内主次干道、公共广场、公园景区、公交站点、集贸市场和超市等区域进行检查。综合执法局着重于区容区貌巡查,规范治理烧烤和占道经营现象;市场监管分局进行证照检查,以兴业路、黄河路等街道为重点,对沿街主要的经营商户持照情况进行检查,对证照不悬挂、未做到亮证经营的商户进行规范整改。
检查劳动者维权举报电话、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及问题药品举报电话服务。问题药品举报电话为全国统一开通的热线电话,开发区劳动者维权举报电话和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分别由人社局和市场监管局设置,对照举报电话的测评方法和测评内容,确保其接通和服务情况符合测评标准。
文明在身边 城市有温度
一滴水可以映照太阳的光辉,一个人可以反映城市文明。文明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和物质充盈上,也体现在每个市民的道德修养上。只有每个人心里构建起文明的高楼大厦,文明城市才更有温度。
开展市民素质提升宣传。在全区机关单位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增加“讲文明树新风”广告牌26块,更换和增加“市民公约”公益广告3块,全区党政机关、驻区各单位逢会必讲创城、每周必讲“市民公约”“文明守则”,机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遵守社会公德。
在居民中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市民公约教育。利用小区宣传栏张贴标语、悬挂条幅、散发传单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相关标准自查自纠。在小区内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栏、“市民公约”“争创文明市民”“守望和谐、邻里相助”等牌匾。在小区显著位置张贴关于“拒绝铺张浪费,践行勤俭节约”“光盘行动”等公益广告,做到抬头可见、举足即观。截至目前,辖区内所有公益广告均已按要求完成更新。
加大在开发区官网、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等区级新媒体平台的宣传频次,开设“创城在行动”活动专栏,制作编辑“带你看创城”等系列小视频,带动群众参与创城的热情,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开展好“访民情、办实事、助创城”活动。开发区机关党委印制《沧州市市民文明手册》《沧州市文明城市创建民意测评调查问卷》《文明出行倡议书》,组织协调管委会机关各部门、各直属企业到包联小区开展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的形式,广泛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共发放文明城市宣传单7651份、手册2000册、倡议书2000份,收回民意测评调查问卷1700份,梳理反映问题15条,均已由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同时,开发区管委会统一部署,在全区开展市民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各包联单位走上街头,深入小区、村庄、沿街商铺、主干路段,发传单、挂标语、清垃圾,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多样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沧州经济开发区以规范健全网格化管理“五个一”工作机制为契机,由管委会各部门、各单位组成8个志愿服务队,明确每周五为志愿者服务日,对力源活塞、恒泰花园、泰古香槟郡等8个区内重点小区,“一对一”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在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设立志愿者服务站,为志愿者及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好的便利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化、规范化、常态化、社会化。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契机,精准对接薄弱环节,联合交警中队、综合执法局开展治理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捡拾烟头、清理小广告、劝导一米线排队等,引导市民提升文明素质。
多形式提升文明程度。开展沧州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成功举办沧州好人6月榜单发布活动,树立各行业模范,让先进典型引领风尚。开发区2名职工上榜,另有5名区级道德模范受到表彰。
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开展明德守礼实践活动以及“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同时,把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工作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们真正成为明德守礼的小标兵、小使者,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利用好公民道德大讲堂开展各类活动,广泛宣传市民讲文明讲道德的典型事例,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曝光一些不文明行为,鼓励群众参与监督讨论,增强主人翁意识。
树立文明观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少年强则国强,帮助少年树立正确的文明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与各项工作深入结合。各学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挖掘资源,实践体验,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各校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召开班会。有的班级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有的以小品形式表演做文明使者,还有的班级自查身边不文明现象等。
各校围绕“明德守礼”创办黑板报,浓厚讲文明、懂礼貌、明道德的育人校园氛围。
各校开展明德守礼实践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在明德守礼方面的要求,利用假期让孩子付诸实践。通过创办手抄报和作文赛,让孩子展现自己的成长故事,书写自己明德守礼的成长经历,分享至家长交流群。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与学校保持一致,增强了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效果。
净化文化市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开发区未成年人教育提升指挥部成员单位,对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对区内网吧、网络环境、书店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拒绝未成年人进网吧,做到书店无非法出版物。
下一步,沧州经济开发区将总结创城工作的成绩,努力推进创城工作不断深入,结合自身情况,汲取好经验、好方法,力争做到切实让广大市民树立文明创城意识,践行文明市民行为,助力经济强区、文明新区建设,为我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