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
第01版:01

我市印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工程五年行动方案》

五措并举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本报讯(记者孙健 通讯员郭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普惠共享的现代化河北。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日前,我市印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工程五年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提出,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45亿公斤左右,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加快实现传统农村向美丽宜居乡村转变,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基本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健全,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显著进展,培育成10个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美丽乡村750个以上,“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巩固,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

《方案》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和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五个方面进行总体部署。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健全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现动态清零;继续向674个脱贫村选派工作队,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全面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健全完善运行管护体系,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全面开展产业、就业、科技帮扶,每个脱贫县培育1至2个特色鲜明、要素聚焦、产业融合、竞争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用好公益岗位,发挥农业创新驿站作用;全面强化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7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45亿公斤左右,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750万亩,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33万吨、20万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工程,围绕15个特色产业,建设4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培育25个高端精品,打造10个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到2025年,新制修订市级农业地方标准20项以上,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两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100个,同时,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办案力度;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深化校企合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2025年产值超10亿元的聚集区达到10个,培育打造3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中央厨房行业龙头,打造一批“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地域品牌;实施科技兴农推进工程,到2025年,重点培育认定提升一批星创天地,力争总体数量达到65家,每年育成5至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培育“育繁推一体化”骨干龙头企业2家以上,建设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5万亩;实施绿色农业推进工程,到2025年,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2%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0%以上,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秸秆全面综合利用,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下转第八版)

2021-12-24 我市印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工程五年行动方案》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4663.html 1 五措并举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