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洋
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8周年。对于“沧州好人”典型代表谢清洁来说,这一天是永远忘不了的日子。从上世纪60年代起,谢清洁曾经三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她说,毛主席鼓励自己的话语至今还在耳边回荡,成为自己人生的信条。
1963年,毛主席向全党全国全军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那时起,当时20岁刚出头的谢清洁就被雷锋精神鼓舞着、激励着。也是从那时起,谢清洁就在工作生活中,默默无闻地做着关心他人的好事善事。每个月,她都会从工资里省出一部分钱,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1964年,邢台地震后,每月只有25元工资的她,毫不犹豫地把两个月工资和积攒的25公斤粮票寄往灾区。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心里非常激动。”谢清洁说,她记忆最深刻的是1968年的夏天:她和全国学雷锋积极分子一起,受邀来到北京开会。最让她惊喜的是,会后全体人员一起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谢清洁说:“当时毛主席给我们讲了很多话,他鼓励我们,要继续向雷锋同志学习,继续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
从那以后,谢清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听毛主席的话,作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此后几年,谢清洁还作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先后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我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76年,毛主席去世前,我们去开会还见到了他。”谢清洁说,“那时候,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了。”
毛主席逝世后,谢清洁非常难过,她心中发誓,自己这辈子要一直践行共产党员的职责,为人民服务,帮助有需要的贫困群众。1979年四川水灾,谢清洁和丈夫捐出了3个月的工资;2008年南方雪灾,她捐款2000元;汶川大地震,她缴纳特殊党费、捐款5000余元……只要听到助学、扶贫的消息,她几乎一次不落。至今,她累计捐款已经超过100万元。
这些年,谢清洁获得了全国“雷锋奖”、“沧州好人”典型代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还荣登“中国好人榜”。我市还成立了以谢清洁命名的志愿服务队伍。“谢清洁”这个名字,已经成为“沧州好人”的一面旗帜。
最近两年,谢清洁身体不太好,记者看到她时,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已经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但和记者聊起当年见到毛主席的场景,老人还是非常激动。“我一直在努力做一名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希望自己没有辜负毛主席当年的嘱托。”谢清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