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确定新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积分管理办法》从明年4月开始实施。新《办法》推行学法减分措施,降低部分交通违法行为的计分分值,对交通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给予警告处罚的免予计分。新规尚未实施,不少网友已经开始期待,尤其是将一些一次性计满12分的项目降低分值的规定,被普遍认为更科学、更具人性化。
新《办法》实施后,相当于给交通违法行为建立了一定的容错机制,让部分驾驶人有机会去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在驾车出行过程中,有的司机违反交通规定,并非有意而为之,而是因为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足够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一罚了之,不如通过学法减分等方式,鼓励驾驶人主动学法,加深对各项交通规则的印象,避免在开车时再犯错误。
按照先前的规定,有些交通违法行为需要一次性计满12分,而一旦扣满12分,驾驶人就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回炉重造”。有的司机首次在这些项目上“踩雷”,就被“打回原形”,难免有些残忍。新《办法》将一些尚有容错余地的项目,由计12分调整为计9分,9分的分值可以达到警醒驾驶人的作用,又不至于将交通违法者“一棒子打死”,这不但让一些驾驶人脱离“重考”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顶罪、替考等现象的发生。
容错机制背后的人性化关怀,终归是为了让广大驾驶人更好地知法、懂法,进而形成更加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希望每一名司机都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计分政策的调整,不要因为处罚政策的宽松而放松警惕,甚至在明知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故意违法,这便辜负了政策调整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