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 萍
冬日暖阳,洒满房间。寒冬里,独自瘫痪在床的孙小斌却倍感温暖。
“您好,您的外卖到啦!”外卖小哥按订单备注里约定的位置,找到了孙小斌家的钥匙。“我扶你起来,你先慢慢吃。等我送完这一单,回来给你收走。”孙小斌嘴里慢慢地说着“谢谢”,不停地点着头。
今年43岁的孙小斌家住新华区广厦家园,正值壮年的他,三年前却不幸突发脑出血,经过及时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双腿却再也站不起来,而且意识混乱,出现失忆症状。恍惚中的孙小斌,不认得妻子和儿子,更不记得父母早已去世,只管儿子叫爸爸。妻子在绝望的境地中,提出了离婚。
在儿子的照料下,孙小斌逐渐恢复意识,但依然瘫痪在床,左手无法动弹,语速迟缓。今年,儿子被河北石油大学录取,9月到校读书后,只剩孙小斌一人独自生活,他通过勉强能活动的右手用手机点外卖。为了省钱,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原来医生开的药,太贵的便不再吃了。“送外卖的那几个人,我不知道叫什么,他们还经常帮我把垃圾收走。”
也就是在孙小斌儿子上大学之后,有好心人将孙小斌的情况告诉了沧州红心志愿服务协会,协会会长金红松和几名志愿者来到孙小斌的家。金红松和孙小斌同岁,看着孙小斌的双腿肌肉已经出现萎缩状况,他心疼不已。“本该是家里的顶梁柱,却只能躺在床上等着别人照顾,我们很怕孙小斌想不开。”金红松说,初见孙小斌时,常见他双眼红肿,绝望的情绪笼罩着他。
金红松常和孙小斌聊孩子,说他好福气,有个孝顺能干的儿子,得照顾好自己才能让儿子放心。闲聊间,金红松得知,孙小斌儿子所在的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询问孙小斌是否有残疾证,学校可以为孩子申请救助金。金红松说:“这个事你放心,我们志愿者帮你去办,自己在家的时候好好待着。”
办理残疾证,首先需要医院开具伤残证明。金红松找到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二科副主任李东旭。李东旭听说了孙小斌的情况,主动提出为他上门鉴定。经鉴定,孙小斌被定为二级伤残。
从那以后,志愿者们每隔几天就到孙小斌家打扫卫生,给他换换衣服,并联系孙小斌户口所在的钟楼社区,跑办各种手续。慢慢地,孙小斌和大家熟悉起来,陈秀丽家里做生意,医院里还有亲人住院,但只要有家人分担时,她就来看看孙小斌有什么需要;李洋还常带着孩子一起来看望孙小斌,让这个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常有欢声笑语……来的人多了,周围的邻居也来凑热闹,才知道孙小斌一人瘫痪在家,“我们也会多来看看他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办理残疾证的过程中,金红松发现孙小斌所住的廉租房已经过了年审日期,于是又帮孙小斌拍摄了年审照片,给社区赶紧送去。金红松嘱咐社区工作人员说:“孙小斌的病情不稳定,很有可能忘事,麻烦告诉孙小斌的时候,再通知我一下。”
12月14日,孙小斌的残疾证办下来了。“快看看,这回孩子可以申请补助了。而且你也可以再申请一项补助,每月能多170元。”金红松和志愿者们一同把崭新的残疾证递到孙小斌的手里。“咱们志愿者还可以给孩子捐助学金,以后有什么难事,都有咱这一帮兄弟姐妹们呢!”金红松说着,攥紧了孙小斌的手。可孙小斌却说:“孩子在学校就能申请补助,我不能再麻烦你们了!”
热闹退却,孙小斌躺在床上,眼含热泪。从生病后家庭发生变故,到如今受到众多陌生人的关爱,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尽管遭遇不幸,却又有幸遇到这些好心人。孙小斌说,他唯有好好活着,才能对得起这些帮助他的人们,是他们给了自己继续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