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智力 通讯员韩洪安 李绪成)“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达到了国家四类水排放标准,可用于农业灌溉、绿化及坑塘河道补水。”黄骅市齐家务镇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说,他们建起5个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能够处理全镇37个村的生活污水。
为解决生活污水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齐家务镇根据各村地理位置、居民集中程度、地形地貌、经济条件和基础建设等情况,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齐家务镇范围内建起污水收集池,并在镇区、开发区、李村片区等大片村民集聚区,先后建起5个日处理生活污水200吨至600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站。
齐家务镇约4.5万人,根据各村村民居住情况划分,在各村建设了56个污水收集池。对于楼区住户,直接连接管道,将生活污水导入就近的污水处理池。对于基础条件不高的村庄,采取“户收集、村集中、乡转运”的污水处理模式,由每户自备收集桶,村里安排专人,用电瓶污水收集车早晚收集。统一收集后,转运至镇生活污水垃圾中转站,进行集中处理。
据了解,齐家务镇5个污水处理站全部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化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后,再通过过滤膜过滤抽出,实现污水净化。现在,每天可处理生活污水达1900吨。处理后的水,就近流入河中,或为农村的池塘补水。将来,处理后的水还用于市政服务和企业,净化街道、浇灌绿地等。
“如今,从池塘取水浇菜、冲车,既干净又方便。”西北队村的宋宝利家住在村池塘边,以往池塘里的臭水熏得人难受。现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池塘的水再也没有那种臭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