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 萍
“一个纯农业村,如何能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去年上任的吴桥县何庄乡前街村党支部书记牟晓飞,心里一直揣着这个问题。自小生在前街村,在这里长大、创业,牟晓飞心心念念的,都是让家乡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幸福安乐。
1991年出生的牟晓飞,学的是金融管理专业。2014年大学毕业后,原本有不错的机会去北京发展,但他依然选择回家创业,服务父老乡亲。当时,牟晓飞了解到国家普惠金融的政策方针,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联系到有意向农村发展业务的中国银行。随后,牟晓飞在村里办起了中国银行助农服务点。国有银行的优质产品来到农村,扩大了老百姓的金融收益,家家户户不用带着现金去乡里存钱,在助农点上就可以办理定期、活期存取款服务。牟晓飞还大力推广手机银行,手把手地教乡亲们通过手机给在外求学的子女们汇款,免去了取钱、存钱来回奔波,也避免了携带现金的安全隐患,乡亲们亲切地称牟晓飞为“金融管家”。
在推动银行助农服务业务的过程中,牟晓飞了解到老百姓大多存在种粮难、卖粮难的问题。“农民种地,很多时候靠天吃饭。比如今年雨水大,当季的玉米收割完,乡亲们没地方晾晒,不便储存,一旦发霉这一季的收成就大打折扣了。”牟晓飞说,前街村是纯农业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辣椒。农作物能否卖个好价钱,关系着全村老小的钱袋子。于是,在2015年8月,他创办了农产品购销有限公司,帮着乡亲们卖粮食,共同致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牟晓飞来说,地都没种过,产品购销这一领域,他更不曾涉猎。于是他上网找、实地看,一家家企业走、一块块土地试,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购销之路。他开展订单种植,对棉花、玉米、小麦等主要产品购进大批优质种子,农民只要种他的种子,产品不愁卖,他还高价回收。这样一来,农民不用在收获粮食后发愁卖给谁,也省去中间小商小贩的利润提成,实现卖好价、多收入。
收购后,牟晓飞对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加工就需要劳力,这也解决了村里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他购买先进的400型轧花设备,让本村农民参与进来,进行棉花初级加工,进一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另外,他自建了1000余平方米的粮食存储仓库,能够帮助当地老百姓代储300万公斤粮食。这样,如果收获时节,粮食价格不理想,牟晓飞就帮农民储存好粮食,等到价格合适时,再开仓卖粮。这样既解决了老百姓的存粮难,还让老百姓的粮食多卖点钱,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助农为乐。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父老乡亲的富,才是农村发展的福。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乡亲们眼中的“小辈”牟晓飞,成为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的希望,当选为前街村党支部书记。牟晓飞深感责任重大,他以全市深入开展的“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为契机,立足村庄发展之势,对标先进示范,狠抓工作落实。新的一年,他谋划着把村里坑塘承包出去发展养殖业,坑塘周边栽树增加村集体收入,再将本村土地流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放更多劳动力外出打工,争取让每一个家庭的收入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