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4日
第06版:06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努力办好沧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O二一年沧州教育发展回顾

市教育局机关全体党员赴献县马本斋纪念馆开展“学习党史 缅怀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

盐山县实验小学学生在课后服务时段学习吹奏葫芦丝

回民小学学子展示百米画卷

本报记者 赵玉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1年,沧州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党史学习教育和“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为契机,牢记办好沧州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勇担使命,主动作为,巩固深化教育改革,破解堵点、难点,大力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急难盼愿”问题,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夯基础 补短板

各级各类教育稳步提升

在义务教育阶段,巩固深化主城区“3+5+5”初中均衡发展计划成果,3所市属优质学校继续保持发展优势,其他5所市属学校和5所区(县)属初中的教学质量同步提升,择校热明显降温。在各县(市)实施“1+2+3+4”中小学培育提升计划,连续两年开展农村教师课堂业务能力专项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村初中教师教学水平。实施“教科研惠农工程”,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16个,组织260余名优秀骨干教师对乡村薄弱学校进行重点帮扶,优质师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

普通高中招生秩序良好,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严控范围、严管计划、严格规范录取程序,普通高中招生实现了程序科学、秩序平稳、过程公开。在教育教学方面,分级对标先进地区优质高中,加强梯队建设,通过跟岗学习锻炼、引进管理人才、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学习先进办学经验。优化校长队伍结构,调整相关学校领导班子。成立普通高中学科核心教研组,开展系列专题教研活动;组建学科竞赛队,加大精准培养力度;开展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让更多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2021年是沧州市“3+1+2”模式新高考首考,考试科目由5科增加至9科,试卷分发和考点编排难度大幅增加,对考务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教育局坚持“五个从严”,高标准选聘考务人员,严格开展岗前教育和四级考务培训;投入50万元用于全市保密室新建和扩容改造,保证了试卷安全;主要负责同志高考期间在考务指挥中心24小时坐镇指挥,协调处置突发事件;9名副处级干部带队在市区考点全程盯守,实现了“健康高考、平安高考、阳光高考、科技高考”的目标。

为破解职业教育的弱项和短板,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出台了《关于推动沧州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学位建设、专业优化、校企合作任务表及责任单位。实施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深入查找差距,实行月报制度。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全市中职学校新增专业24个,成功申报省级骨干专业3个。成立校企合作指导机构,助力企业技术技能创新,全市职业院校已与1141家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8所院校11个专业入选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沧州医专护理专业入选国家级立项建设单位。

在高校发展上,全力推进沧州师院申硕、沧州医专升本,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一校多区”发展模式。沧州职院渤海校区已开始招生,正与孟村协调建立分院事宜。泊头职院成功更名“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

持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幼师培养机制,在全省率先谋划市级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公费培养。招聘特岗教师1363人,公费培养省级公费师范生、小学全科教师、幼儿园教师88人,培养市级本科层次农村小学全科教师198人。组织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成功获评省级精品课93节。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工作,促进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2021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30名教师获评“河北省师德标兵”。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查实有偿补课案例14起,处理违规教师21名,形成了有力震慑。

坚持“五育”并举,扎实开展时事教育,探索德育生态体验新模式,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新增省级试点学校10所,获评省级研学基地5个,新增足球特色学校、省级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0所。开展节约教育,沧州医专的“光盘拍照打卡”活动和“唱响节约谣”的做法获省商务厅、省教育厅肯定,并在全省推介。在全省“学宪法讲宪法”演讲大赛中,我市选手获高中组演讲一等奖,并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决赛。

解急难 遂盼愿

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

2021年,市教育局聚焦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急难盼愿”,持之以恒办实事,精准高效做好事,创新思路解难事。

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20所,既定的10所民办幼儿园普惠性认定工作任务已超额完成至34所。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原则,实现了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持续深化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130所配套园全部签署了移交协议,截至目前已建成88所。

中心城区新建中小学6所,其中,运河区重庆路小学、高新区中心学校小学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新建、迁建普通高中6所,增加学位1.2万个。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合作办学,与相关教育投资集团进行了实质性对接。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市教育局坚持校内校外两翼并进、同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均制定了作业管理办法,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学科组集体备课优化作业质量,学生校内作业负担明显减轻。

通过市级抽查、组织各县(市、区)自查和交叉互查等方式,市教育局排查培训机构和辅导班2053个,关停取缔无证机构1158个,监督退还学生培训费用97.1万元。停止审批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积极引导培训机构转型,建立定期调度、日排名通报、末位下发督办函等推进机制,430所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压减,现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和转型为高中学科类机构全部纳入预收费监管,“双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此外,通过建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实施领导包联、进展周报、约谈调度等机制,成功实现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有需求学生全覆盖,76万名学子因此受益。各学校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动员退休教师、民间艺人等社会各界人士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超额完成。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721万元,在完成原定新增2000张床位计划的基础上,9月底超额完成床位购置9700张,新改建宿舍12138平方米。

主城区实现午餐集中供应。通过学校自办食堂、集中配送等方式,为主城区62所中小学有需求学生提供了午餐,惠及学生3万余人。

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筹措资金2.38亿元,为123.74万名学生提供了教育资助,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贫困失学、辍学。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511所,惠及学生50.3万人。

学党史 促“三进”

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

多次组织“红色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等党史大讲堂活动,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高校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报告做好服务工作。市委党史专家宣讲团成员、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学校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组建了宣讲团,深入各基层组织,分受众、分层级开展宣讲座谈,组织省级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录制了讲述本土党史故事的精品课程12节。局党组及各学校班子理论中心组积极开展学习交流和专题研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查找出5方面10个突出问题,列出整改清单,明确责任领导和科室,扎实推进整改落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认真办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和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两项民生实事。

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市教育局邀请专家开展了德育高端培训暨高中段思政课教师培训,组织中小学3000余名思政教师集中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线上培训。广泛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沧州师院3门课程和1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评河北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开展“多彩主题党日”活动,建强“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阵地,实施“党建+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创新示范项目,持续加强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沧州师院美术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被省委授予“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召开10余次专题会议,研究教育系统创城工作,多次对全市240多个未成年人点位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深入开展创城“小手拉大手”系列宣传活动,征集歌谣1128首,遴选优秀作品编印成册。组织全市学生参与“创城应知应会”宣传问答,参与率98%以上。累计发放创城宣传册70多万册,覆盖200余万名师生和家长,倡议大家积极助力创城,以家庭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社会文明素质的整体提升。

防疫情 除隐患

织密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从严从细,疫情防控常态化。市教育局派出30个专项督查组,在2021年9月开学前对全市学校进行逐校核验和网格化督查,落实开学条件核验、督导“双通行证”制度,不放过任何隐患。从师生全员核酸检测到心理疏导,从全面排查到常态化防控,从接回滞留石家庄学生到师生疫苗接种,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2021年6月底前完成了全市10万名教职工和12万名18岁以上学生疫苗接种,秋季开学前完成了52万名12至17岁学生接种任务,10月至今完成了93万名3至11岁学生接种和7万余名教职工加强免疫接种,做到了应接尽接,筑牢了师生防疫屏障。

不断加强学校保安配备和校车管理。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及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率、专职保安配备率、“四支队伍”护学岗建设,这“四个100%”建设已全部达标。对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实行分类管理,对非校车制式接送学生车辆实行公安和教育部门“双备案”制度,清理违法接送学生车辆,协调行政审批部门,规范审批校车1283辆。

督查隐患,整改清零。制发了《沧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方案》,成立了全市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联合公安局开展专项督查4次,对全市3719所学校(含教学点)和幼儿园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对于排查中发现的疫情防控、封闭管理、视频监控、门卫值守等10个方面265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实现了隐患清零。

在2021年春季开学后,市教育局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防溺水征文、绘画、书法大赛。出台了《沧州市预防中小学生溺水管理办法》,先后召开6次全市防溺水会议,协调有关部门落实重点水域防控措施,配合做好学校及周边水域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家校共育,通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发布安全提示,切实增强学生及家长的安全和责任意识。

2022-01-24 ——二O二一年沧州教育发展回顾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7488.html 1 努力办好沧州人民满意的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