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5日
第03版:03

同心同向谋发展 群策群力开新局

——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要

加快黄骅港转型升级

推动沿海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董连喜委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黄骅港应以港口建设为龙头,以渤海新区开发为先导,通过实现“五个转变”,进一步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在全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扛旗争先。下一步,应理顺港口管理经营体制机制,全力推进黄骅港大宗散货物流园、集装箱物流园等4个临港物流园区建设,优化集疏运体系,深化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平安港口建设,加强港、产、城联动发展,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港、智慧绿色平安港、港产融合港。

坚定文化自信 做好四篇文章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步入快车道

李刚委员

就目前情况来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还需在保护、研究、宣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议:做好保护文章,建立运河文化遗产和非遗文化保护名录,加大文化遗存和风貌建筑的修缮力度,守好沧州大运河的“根”和“魂”;做好研究文章,阐释文化内涵、凝练文化精髓、彰显时代风貌,展现沧州大运河千年文脉;做好宣传文章,站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加强沧州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讲好沧州大运河故事。做好联动文章,注重区域合作、部门协调、对外交流、“管”“放”结合,为大运河文化带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地表水引蓄能力

解决地下水漏斗问题

张清辉委员

充分认识地表水引蓄工作的重要性,开展“水利建设年”活动,积极实施“江水村村通”工程,把地表水引蓄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切实抓好;加大协调合作力度,抓好流域面积较大的南运河系引水工作,保持其迳流状态,增强生态补水河道引水能力;切实提高水库、坑塘、沟渠的蓄水能力,确保地表水储备充足;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提升全市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抓住特色产业发展牛鼻子

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器

张晓明委员

把发展特色产业放在统领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市场导向,注重产业基础再造升级,打好特色产业发展的“主动仗”;破解瓶颈制约,盘活发展用地,增加发展资金,优化发展环境,打通特色产业发展的“断头路”;强化政府主导,建设产业园区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商会组织平台,打造特色产业发展的“立交桥”。

凝聚共识 加快转型

全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刘博胜委员

沧州市连续两年当选为“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多项工作位列全省第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仍有一些要素需要补齐,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建议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到我市进行专题授课,学习先进地市数字化改革工作先进经验,组建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智慧城市专家委及政府创新实验室,整合市直各部门承担的信息化职能、编制、人员和资产,用大数据赋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经济转型。

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

续写好沧州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李晓明委员

红色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烈士陵园等是沧州儿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下一步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工作中,应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性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红色资源,让红色资源“动”起来;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大力盘活革命文物资源,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多元利用,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机遇,谋划标志性文化工程,打造精品红色旅游路线,推进“红”“绿”融合,让红色资源“火”起来;讲好红色故事,加强宣传和推广,深挖、放大潜在教育功能,让红色资源“热”起来。

加强城市治理 优化管理体制

全力推动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

郭磊委员

我市大力开展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活动,在违建拆除、背街小巷治理等20项重点任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与市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加快绿化美化,进一步加大对拆后空地的合理利用,增加背街小巷的绿化面积,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上提速度;完善机制保障,探索建立并完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制度,在落实建管并重上用真力;推动齐抓共管,发挥红色业委会、志愿服务组织作用,在营造全民参与上下功夫。

实施品牌战略 加大科技投入

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陈伟德委员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品牌和集聚效应仍不充分。我们应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积极争创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支持龙头企业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构建融合配套三产新体系,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以特色种养业为基础,推动与之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生产经营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

全面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杜义霞委员

为全面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建议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建立临时活动室,为课后服务提供足够场地保障;从艺体、人文、科技等多个方面,设计分层、分级、分类的个性化课程和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课后研学或爱国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和内涵;引入社会艺术团体、非遗传承人和具有正规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成为校园课后服务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研改革,深入推进家校社联动机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平衡发展的良好格局。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加速项目落地进程

民盟沧州市委

我们应统筹研究工业用地布局,优化用地指标配置,优先保障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发展用地,形成项目建设良性发展;统筹全市招商力量,优化招商机制,打破招商引资各自为政的壁垒,不断促进全市整体招商总量、质量实现双提升;将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纳入县域经济和开发区的考核评价体系,大力推进空间换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加强领导 完善机制

开创我市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新局面

民革沧州市委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城市面貌、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明显改善。建议加强党的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各方面各环节。完善机制体制,强化制度支撑,搞好顶层设计,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类型建筑风貌和新建高层建筑管控,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深化与先进城市交流合作,鼓励沧州节能环保等领域优势企业走出去。

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民建沧州市委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保证粮食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建议强化多渠道资金投入方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行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补贴、财政奖补、社会资本投资等相结合的多元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整合相关建设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集中力量合力推进。健全完善后续管护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提升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

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桑金歌委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但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弱项。建议强化科技创新统筹布局,强化协调联动,压实各县(市、区)的工作责任。涵养高校创新生态,加强高等院校建设,搭建高校创新创业的平台,鼓励引导高校师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锻炼“实战”经验,开拓创新眼界,增强创新信心。做好研发投入提升和归集“两篇文章”,提高研发投入数量和做好研发投入数据归集。

加快建设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邢毅委员

为进一步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建议完善领导机制,建立园区发展年度会商机制。解决资金土地难题,研究吃透国家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扶持政策,出台我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支持政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农业创新成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多措并举加快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金凤岗委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议以党建引领为根本遵循,坚定信心,夯实乡村振兴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激发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人尽其才,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程秀珍委员

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在线服务审批平台,全市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了“四项改革”任务,进一步优化了我市营商环境,为我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活力。建议进一步打造实干担当的作风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配置均衡的要素环境、宜业宜居的社会环境,让全市上下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

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杨丽红委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后出台制定了相关政策,积极推行精简审批、全网流转、集成服务、审管衔接等举措,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建议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强化生态环境差异化管控,提升科技创新活力,提高政务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监管行为,强化金融支撑力度。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付荣凤委员

高质量完成新阶段确立的新任务、新目标,需要我们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功夫。建议积极打造全新“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行“极简极速”项目审批,松绑减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拓展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稳步推进审批职权委托下放,持续扩大“跨省通办”服务圈,优化提高职能部门服务效能。

打造大运河沧州诚信文化示范区

王月周委员

为进一步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建议打造大运河(沧州)诚信文化示范区,展现沧州文化内涵,助推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要加大政策扶持,形成由上而下的发展合力。要强化统筹协调,绘制由点及面的发展蓝图。要深挖内涵,树立由内而外的特色品牌。要海纳百川,打造由表及里的运河景观。

精准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姜妍委员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打造景观优美的城区段精华带,将大运河作为沧州城市发展的中轴线,发挥城市会客厅功能。打造古今融合的文化展示工程,再现古沧州运河历史场景。打造串联记忆的城市微景观,实现公共文化与旅游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安全可行的立体交通网络,提升道路管养级别,健全联合执法体系。打造群众共享的休闲娱乐空间,拓宽夜经济消费渠道,激活城市“蓝带”经济。

聚焦发展激光产业

着力打造北方光谷

运河区政协

当前,沧州激光产业园区已经具备了厚积薄发、蓄势跃升的基础条件。今后要聚焦发展激光产业,吸引更多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落户园区,打造“北方光谷”,激活技术和资本聚焦效应,力争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建议对接高端,通过领导带队招商引资,快速高效推动项目引进。降低门槛,适度放宽园区准入条件,允许园区引进产业转移型加工制造企业。优化环境,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类政策扶持资金,加强政府引导基金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激光产业。

加快5G工业互联网建设

韩宁委员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5G工业互联网建设,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设立5G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靶向性扶持一批经营良好、创新思维优秀的工业企业。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联合众多优秀技术厂商赋能企业网络、平台、应用、安全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把握5G应用带来的工业数字化爆发式提升机遇,着力在港口、化工、制造三大领域布局。

抓好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贠广志委员

县域经济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市县域特色产业已经到了必须做大体量、提升质量、彰显特色的关键阶段。为此,建议强化要素保障,夯实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重点解决企业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的要素制约;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特色产业发展质效,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集聚集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坚持创新驱动,提高特色产业创新能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温床”。

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助推沧州高质量发展

郭军委员

民营经济是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建议优化政策环境,全力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减费降税,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能源成本,减少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等费用;完善融资机制,疏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银企对接合作,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废除不合理规定,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市场空间。

精准施策

推动现代化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陈建中委员

“十四五”时期是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窗口期”,建议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基本理念;抓紧制定出台我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设施、养老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有关部门抓紧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加大试点示范力度,对已经基本成型的可复制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加大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政策供给力度;储备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为养老服务的普及化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促进沿海经济带发展

白原委员

外贸对经济增长有直接拉动作用,建议以拓展集装箱业务为重点,促进港口外贸发展,强化与天津港集团的深度合作,重点开发外贸集装箱国内支线,加快推进黄骅港综保区落地;优化产品结构,丰富贸易方式,助力外贸多元化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推进新兴业态长足发展,高度关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发展,支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业务;持续提升服务保障,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

推动沧州高质量发展

郭会广委员

当前,我市正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沿海经济带建设等大好机遇,必须突出高质量发展理念,奏响质量强市主旋律。为此,建议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机制;着力补短板,增强质量发展新动能,健全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加大质量工作经费投入;着力强监管,优化质量发展新环境,理顺和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着力优服务,提升质量发展新成效,针对不同行业需求,打造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沧州市社科联

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担当新使命,如何建设一支“政治强、信念坚、本领高、作风硬”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建议严格区分权责,减轻社区负担,取消一些形式化的工作内容,简化考评形式;充实社区工作人员,优化工作人员结构,补足制度缺口,确保有规可依;完善职级体系,提升发展空间,加快推动落实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改革工作;提高社区工作人员薪酬待遇;强化指导培训,建立长效机制。

着力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赵学文委员

沧州市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建议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提高文化设施覆盖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培养和用人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交互作用,畅通参与渠道;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的人群。

加快盐山特色文化开发

助推全市文旅融合发展

付志敏委员

盐山特色文化资源丰厚,建议加快文旅特色品牌培育,倾力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千童文化亮点工程,深入推进冀鲁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坚持全局意识,做大做强融合发展文章,树立一盘棋思想,立足全市整合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做好“+旅游”“旅游+”融合发展大文章;坚持创新思维,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引擎,把文旅招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推进特色文旅资源开发。

落实“双碳”战略

推动我市绿色发展

苏建朋委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转型阶段。建议: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城市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实施能源双控,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城市清洁取暖;积极推动建筑节能和近零示范排放区,最终实现未来所有新建建筑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标准。

推动工会更好参与社会管理

代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宋维峰委员

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如何更好参与社会管理,代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值得思考。建议:转变工作观念,提升服务能力,向具有完善服务能力的服务型组织转变;加快资源整合,改善民生环境,为全市困难职工家庭、贫困职工的子女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成长成才环境;转变组织形式,扩大覆盖广度,积极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工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疫情防控机制

张望东委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完善疫情防控机制尤为重要。建议: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凝聚“向心力”,建设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社会治理智能化系统,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精细服务;完善社会治理链条,打通“上下游”,坚持市级统筹,强化县级实施,筑牢乡街基础,抓实村居源头治理;优化社会治理布局,打好“组合拳”,加强矛盾隐患综合防控、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加强应急防控能力建设。

多措并举 扩大供给

加快解决初中毕业生入学难问题

何菲委员

让更多孩子在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接受高中、中专教育,是人才培养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为此建议,做好普通高中改扩建工作,可以进行现有高中的增容扩容,满足优秀生源的入学需要,并利用资源,有条件地恢复一些普通高中或在一些初中学校设高中部;加强职业高中教育发展,要结合生涯规划,加强职业教育引导,适当缩短培养周期,并进行对口培养;加强大、中专院校发展建设,鼓励民办、增设公办中专学校,在一些大专院校可酌情恢复设置一些中专专业。

2022-01-25 ——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要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7545.html 1 同心同向谋发展 群策群力开新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