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玉培 通讯员叶明 康玉刚)1月26日,在沧州博施博物馆门前,沧县医院向沧州博施博物馆捐赠了“重建沧州博施医院纪念碑”,并在此设立“博施医德医风教育基地”。
沧州博施医院由英国路博施家族为纪念路博施医生在沧州一带从事医疗事业出资捐建,始建于1898年,后被焚毁;1903年第二次建成开业,并立“重建沧州博施医院纪念碑”。1961年4月,沧县医院搬入沧州博施医院旧址,1978年6月搬出迁至现址,并精心保存“重建沧州博施医院纪念碑”至今。沧州博施医院一号楼旧址坐落在大运河畔,见证了沧州近代医学的发展,记录了沧州对外交往的历史,是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
我市于龙华、滕欣夫妇多年来致力于文化研究和传播,出于对路博施医生的敬佩和对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的热爱传承,2013年,于龙华夫妇自筹资金购买了原博施医院一号楼旧址,对其进行全面修缮。2020年1月申请成立了沧州博施博物馆,并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为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宝贵遗产,充分展示大运河畔百年博施中外文化交流及医学实践历史,经沧县县委、县政府研究,沧县医院决定向沧州博施博物馆捐赠“重建沧州博施医院纪念碑”,让宝贵遗产重回原址展示,走进人们生活,展现文化魅力,助力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此次捐赠活动体现了沧县县委、县政府和沧县医院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高政治站位,更是弘扬大医精诚、无私奉献的有力之举,对于传承老一代医务工作者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