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第07版:07

汇聚绿色动力 赋能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郑进超 本报通讯员 高 箐

据新华社

大项目比比皆是,建设场面如火如荼:年销售额可达50亿元的北汽新能源重卡项目、投资10亿元的海捷现代教学设备及现代环保设施项目以及锂电池等多个新能源项目……来到黄骅经济开发区,处处让人感到生机盎然,潜力十足。近年来,黄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注重绿色发展,重塑产业格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生态体系,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汇聚产业发展“核动力”

工地上,各种机械紧张作业;厂房里,设备仪器运转不停,热闹繁忙的景象催人奋进。

在黄骅市宏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作业,赶制新订单。宏鹏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7300万元,占地20亩,主要制造和销售精密仪表、智能传感器等产品,预计年产值6000万元,利税总额2000万元。

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得益于公司负责人杨生当初的选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黄骅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并打造优良的招商环境,能够让我们更加充分地发挥技术和市场优势,所以我们决定将公司搬迁到这里。”杨生表示,园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坚定了做大做强的信心。

在黄骅经济开发区,一大批“宏鹏”公司,扎根创业,和园区共享发展成果。

不久前,包括锂电池等项目在内的6个新能源项目签约,多个项目完成备案,为园区发展再添新动能。

如今,在黄骅经济开发区,京津装备制造转移园落地项目37个,17个项目已投产;龙创新能源汽车研发及零部件产业园一期17个项目均已落户,其中13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科创园共落户项目32个,其中15个项目已投产达效,1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小巨人产业园落地项目6个,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繁荣看城区、实力看厂区、潜力看园区。近年来,黄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不断汇聚产业发展“核动力”,园区新兴产业焕发新活力,锚定高质量前进步伐更具精气神。

打造园区经济“升级版”

总投资10亿元的海捷钣金、现代教学设备及现代环保设施项目,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利税3亿元;正在推进中的国能河北综合能源有限公司碳交易中心项目,建成后年可完成交易额100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北汽新能源重卡项目,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50亿元,利税5亿元……一个个项目投资大、产出高,特别是高科技或新兴产业项目,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黄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继续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聚焦京津冀,放眼长三角、珠三角,采取产业链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模式,引进众多带动力强的项目。努力总有回报,区内传统产业升级提档,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经济体量不断壮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管委会将多个实力雄厚、特色明显的企业和生产基地串联起来,实现资源要素科学布局、高效配置,打造园区经济“升级版”,形成园区经济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招商引资新机制、培育发展新产业、构建产业新体系,补齐园区经济发展短板。

如今,“老开发区”焕发新活力。截至2021年11月,黄骅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34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32%;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09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税收收入21.93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近16%。

建设绿色生态园区

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产业成长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开发区管委会始终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坚持“一盘棋”思维,不断建强产业园区,做大做强产业规模,转换经济发展动能,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总投资5.36亿元的开发区核心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完成京津装备制造转移园近万米的雨污管网工程,以及园区内“一横四纵”路网建设及绿化亮化工程;投入1600余万元开展核心区汛期积水治理系列工程,对全区管道、明渠进行清淤;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工程实施进度,切实解决开发区因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不足造成的污水外溢现象……

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开发区打造绿色生态园区的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园区的综合面貌。”黄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深入推进园区经济建设的蓝图上,开发区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和绿色生态化“两化同步”、产业园区和新型社区“两区同建”的发展之路。

2022-01-27 本报记者 郑进超 本报通讯员 高 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7846.html 1 汇聚绿色动力 赋能产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