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 梦
创意软陶成年会网红
近日,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各地企业年会订单纷至沓来,让地处南大港产业园区的“泥可创艺”工作室立刻忙碌起来。
工作室负责人刘红星一边忙着创作,一边将手中的钟馗人偶推到大家面前,这些传统软陶人偶受到中老年人喜欢,旁边的“流浪大师”等作为网红,是时下青年人的心头好。
“为了拓展市场,我们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富有创意感的软陶人偶等系列产品,深受年轻人欢迎,每年临近春节时都会接到很多企业订单,作为公司礼品送给大家。”刘红星高兴地说。
“此外,我们还会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保证客户的宝贝不会‘撞衫’,因此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前来淘宝。”刘红星补充道。
传统与流行相结合,让刘红星逐步打开了软陶产品市场,也让他有了甜蜜的烦恼,企业客户纷纷抛来橄榄枝,超出了工作室生产能力。为此,他正将“泥可创艺”工作室打造成一个平台,整合全国各地的软陶艺人开展合作,共同拓展企业客户群体。
结婚公仔首淘金
刘红星多年学习雕塑艺术,在北京工作时也以雕塑创作为主,但在工作之余,他接触并喜欢上了软陶创作。
“软陶艺术在国内发展不超过30年,但发展很快,在众多城市都有了很多拥趸,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良好的市场前景,让刘红星嗅到商机。
2015年,刘红星回到家乡南大港产业园区开始创业。
初期,他找到当地婚纱摄影馆洽谈合作,打算为准新人制作结婚公仔,却被对方婉拒了。
本地市场难寻合作机会,他联系了外地淘宝商家,想定期从线上接订单。
9月初,合作的淘宝商家发来一批订单——10天内完成50个人偶。由于每个人偶的面部特征都不一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观察人物形象。那段时间,刘红星在工作台前一坐就是一天,“吃饭只用三五分钟。”
眼看订单已完成了大半,结果有几个朋友来工作室,不小心把放在椅子上的几个人偶头部弄坏了。“那几件作品已经跟客户确认过了,本来打算两天内发货的,当时我就懵了。”刘红星赶紧与合作商联系说明原因,想晚几天发货,但合作商回复说“顾客不接受延期交货”。
“那时候临近国庆节,作品是结婚公仔,顾客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刘红星主动打电话向顾客道歉,承诺一定会如期完工。接下来的几天,他经常早晨五六点起床制作人偶,凌晨一两点钟才休息。
“那批人偶最后按期交货,挣了5000多元,是我创业的第一桶金。”刘红星高兴地说。
一条视频收获600万播放量
随着订单不断增加,软陶工作室逐渐步入正轨,刘红星还从外地聘请了一位软陶制作师傅。
天有不测风云,市场行情突然转差,与淘宝商家的合作又出现了问题,工作室一下子处于停滞状态。
“我是不是选错了行?还是不适合创业?要不要继续坚持?”
那段日子,刘红星很失落,放弃的念头也在脑海里不断闪过。
这时朋友建议,“现在短视频火爆,你把制作过程剪辑成短视频发到快手、抖音等平台上试试。”
当时,“流浪大师”爆红网络,刘红星打算做件“流浪大师”的人偶。随后,他从网上找了数张“流浪大师”的照片,根据图片尝试制作,并反复观看“流浪大师”的视频,留意他的神态、动作,仔细揣摩如何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特性。为了制作出“流浪大师”的一头乱发,刘红星不惜耗时一天的时间。
完工后,刘红星把制作过程的短视频放到平台上。短短几天时间,这条视频的播放量就高达600余万次,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多笔订单。
在视频平台爆红后,刘红星又转战淘宝平台,推出淘宝自营店。
“淘宝店铺虽然没有视频平台那么多流量,但意向客户更多,达成销售的比率较高,因此在视频平台保持曝光度的同时,我们将淘宝店铺当作产品销售的主阵地。”
淘宝店铺在满足青年人淘宝需求的同时,很快吸引了众多企业采购人员的关注,年会订单纷至沓来,让刘红星有了甜蜜的烦恼。
如今,除了完成私人定制外,刘红星还开办了软陶培训班,教授更多人学习软陶制作。他希望将软陶制作技艺传授给更多年轻人,让大家爱上陶艺,让更多有志者能够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