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佳芳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开展预约诊疗、自助查询、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等服务,解决了不少百姓看病难题。很多市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医院推出越来越多的便民利民服务,让看病就医更方便。
张东:希望医院停车不再难
张东,31岁,在市区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家里老人、孩子生病了,他要第一时间开车送他们就医。“市区的几家大医院都建有停车场,但基本上是车多、停车位少,有时在医院里绕几圈也找不到一个车位。”张东说,前两年,他看到市中心医院要建设立体停车场的消息时特别激动,希望能够早点建好。新的一年,希望市区医院附近能够建设新的停车场,或者建设立体停车设施,让老百姓看病的时候,停车不再难。
任学敏:医保加快信息化建设
任学敏,33岁,市区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前段时间,任学敏带孩子去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看病。当时挂号是在医院公众号上操作支付的,如果要用医保,得去医院窗口更换医保号。问诊后,医生开的处方单上有二维码,可以直接扫码支付,也可以在公众号上选择“处方缴费”,比之前去窗口缴费方便,但是只支持自费,如果需要报销发票,还得去人工窗口打印。任学敏说,她期待我市医院加快医保信息化建设,线上缴费时可以直接选择医保卡支付,实现实时就诊、即时支付,节省往返窗口办理医保缴费时间,提高支付结算效率。
贾红新:盼望医疗专家来到家门口
贾红新,50岁,泊头市文庙镇前乔屯村人。之前,贾红新的小孙子总是咳嗽,她和家人常带孩子到沧州市的大医院看病,往返特别不容易。新的一年里,他希望大医院和乡下结成医疗共同体,定期派专家到村里义诊,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贾红新说,在农村许多老百姓因为离县城或沧州市区较远,不愿意到大医院看病,有的耽误了病情。“如果各大医院能够更多地送医下乡,为俺们检查身体,讲一些健康管理常识,将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那真是一件大好事!”
耿心柱:健康服务纳入管理系统
耿心柱,慢性病患者,南皮县潞灌镇西唐家务村村民。“现在很多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自己不懂得管理,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耿心柱就曾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幸运的是,在沧州市第四医院(南皮县人民医院)诊疗出院后,他被纳入慢病管理系统进行院后管理,实时监测血压数据。超过正常值的时候,医生就对他进行电话随访,或者上门干预,建议他复诊调药以及为他更改健康管理方案。新的一年里,他希望医院推广这样的管理系统,让老百姓在家就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能够更好地指导用药,给自己的健康上一份“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