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1日
第06版:06

火炕黄韭

白世国

运河村庄北陈屯,以蔬菜种植与功力拳闻名。

春节前夕,我途经于此。堤顶路旁的几片土包引人注目,每片土包都顶着根烟囱,飘散着淡淡的烟气。土包半人来高,客厅大小,覆盖的积雪尚未融化。这是做什么用的?我猜测着。烧木炭的,蔬菜大棚,还是菜窖?感觉都不是。

我正纳闷,一对老夫妇骑三轮车慢悠悠来到土包前,车上装些碎柴火,还有一个柳条筐子。好奇心驱使,我去一探究竟。

大叔揭开土包上的旧棉褥,露出一个四方的洞口,原来是地窖。大叔拽着固定在洞外的绳子,踩着洞壁的木橛慢慢下到窖底。窖有一人多深,泥土的气息混着韭菜的清香飘散上来。

大叔点燃蜡烛,窖里亮堂起来。地窖宽约3米,长不足4米,分两个梯次,他站立的地方是下一梯次,狭促得仅能转身。有个烧火的灶门。上一梯次平整如床,肥嫩的韭菜挤挤挨挨、蓬勃旺盛。

我忽然明白,这是冬季烧炕种韭菜的古老农艺。

大叔接过老伴儿递下来的一筐碎柴火,把灶膛里塞得严严实实。碎柴火缓慢燃烧,持续供暖。

这四个地窖分属四户人家,陆续有人来添柴。说起烧炕种韭菜,大家的话多起来。

每年清明前后,他们在菜畦里种三四分地的韭菜,铺鸡粪作底肥。春、夏、秋三季一直不割,养根壮株。

立冬后把韭根刨出来,捋顺,一把把地捆好,移栽到地窖里。三四分地的韭根刚好种一窖。不施任何肥料,靠韭根积蓄的营养供给韭苗生长。

一天烧灶两到三次。隔五天给韭苗淋一次水。阳光充足的日子,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揭开窖口和天窗透光,韭苗得晒太阳。

因为日照时间短,韭菜的根茎纯白,叶片黄绿,叫黄韭。黄韭香辛浓郁,其鲜美味道、营养价值远非青韭、韭黄所能比拟。黄韭配鸡蛋炒食或配羊肉、牛肉包饺子、蒸包子最出味。做汤,加点碎韭叶特别提味儿。

春节前收获黄韭,仅收一茬。韭根能量耗尽,只能扔掉。现今行情,一斤黄韭能卖到30至35元,甚至更高的价格。

老年间,沧州人过年喜好吃黄韭。特别是大户人家若过年无黄韭,虽肴馔丰盛亦煞风景。

人民公社时期,北陈屯田园队种植黄韭。社员骑车子去天津卖,供不应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菜农去泊镇卖黄韭,一斤七角。当时一个烧饼三分钱。

北陈屯的黄韭种植,有几百年的历史。方圆百里,或许只有这儿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法种植。大家言语间,颇多自豪。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能在寒冬种出黄韭是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在运河建设日新月异的当今,希望这种活态的古老农艺能列入区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便更好地传承下去,既能丰富运河文化,也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022-02-11 白世国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8842.html 1 火炕黄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