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2日
第06版:06

徐磊 军人世家走出的二等功臣

本报记者 寇洪莹

徐磊家获得“二等功臣之家”称号

“光荣之家”“光荣退役军人之家”“光荣家属”“最美家庭”,还没走进泊头市银河御府小区徐磊的家,这个家庭的喜气和荣光已扑面而来。

三代军人,从战火硝烟到和平盛世,时代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流淌在这个家庭血脉中的红色基因。生于军人世家,今年26岁的徐磊,已成长为解放军某部的一名飞行员教官。在一次夜间编队飞行训练中,由于成功处置战机空中双发停车特情,在全军尚属首次,荣立二等功。

干净整洁的家里,徐磊的父母指着墙上挂着的“二等功臣之家”牌匾,和记者自豪地聊起了徐磊的成长经历。

家庭熏陶 从小立志

小时候,徐磊总喜欢翻看爷爷奶奶和父亲穿军装的照片,让家里人讲他们当兵的故事,百听不厌。

徐磊的爷爷徐保森,1943年参军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常夜晚打仗和行军。一次在解放东光胡集的战役中,徐保森英勇冲锋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成为一名伤残军人。徐磊的奶奶在部队当护士,1948年随丈夫光荣退伍后,回到农村。小时候,老人经常说:“做人要忠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部队,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徐保森做事雷厉风行,处处彰显军人气质,在村里威望极高。谁家有红白喜事,都叫他去当总理,谁家有邻里纠纷,他都去当“帮大哥”。

耳濡目染,徐磊的爸爸徐士海在高中毕业后,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参军,在1000多名新兵中被选中,进入了公务班,当了首长警卫员。退伍后分配到泊头上班,4年部队生活塑造了徐士海的优良品质。多年来,64岁的徐士海在工程监理的岗位上依然兢兢业业、克勤克俭。

老一辈人的故事感染着徐磊,梦想的种子开始在心底生根发芽。徐磊期盼着早日穿上戎装,保家卫国。

学业优秀 逐梦蓝天

“从小学开始,徐磊就一直是优秀班干部!”徐士海说,这一点作为父亲,都觉得他了不起。同学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学习上有困难,都愿意和徐磊沟通交流,徐磊成为同学们的“加油站”、老师们的“小助手”。

初中时,徐磊的目标更加明确了,他要当一名军队飞行员,驾驶最先进的飞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平日里,徐磊勤奋好学,学习从不需要家长监督。高考毕业时,他报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大学的海军飞行员。在经过200多项测试后,徐磊脱颖而出。当时学校面向全国招收198名飞行员,沧州市仅有两个名额,而他就是其中一个。

“好男儿来当兵,大丈夫去飞行,来到这里你会有热血的冲动,也会有理智的深情;你会是爱和平的卫士,也是敢战斗的精英;你是中华海之子,时代浪花白。我们身处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欢迎广大青年才俊踊跃参军。来到这里,实现你们的理想!”征兵之际,泊头武装部大厅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徐磊的励志视频,由此也激励了许多人。

夜间飞行 处置特情

2021年4月,在一次夜间编队飞行训练中,徐磊所驾驶的战机在2166米高度发动机突发停车,他与教官一起沉着应对,危急关头重启发动机,驾机安全返回地面。徐磊所驾战机为双发飞机,两台发动机同时停车的情况实属罕见。

“当时飞机所有仪表背景灯突然熄灭,座舱内顿时陷入昏暗,失去动力的飞机就像一个巨大的铁疙瘩,再加上夜间没有一点参照物,高度迅速下降,数秒钟内就从两千多米掉到了几百米。”徐磊回忆说。紧急时刻,他和教官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跳伞逃生,而是本着对地面群众安全负责、对武器装备负责的精神,数次尝试应急启动发动机,最终启动成功。

此时,战机距离地面只有483米,这个高度不论是跳伞逃生,还是战机紧急爬升,都是一个极限高度。在如此低的高度成功处置战机空中双发停车特情,在全军尚属首次。这次所保留的数据上交海军,为今后的训练留下了可靠的数据。他也因此荣获二等功。

2021年7月19日,泊头市政府、人武部及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海军航空大学某部,为荣立二等功的现役军人徐磊家庭送上功臣之家牌匾、立功喜报和慰问金。

2022-02-22 本报记者 寇洪莹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9787.html 1 徐磊 军人世家走出的二等功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