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申 萍 本报通讯员 王翠娥
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到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从过去浇地靠下雨到现在的河渠相通、高效节水浇灌项目实施……河间市卧佛堂镇前王庄的村民们说,这一切的改变,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铁臣团结带领村民不懈努力密不可分。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刘铁臣说,村党支部书记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自上任以来,刘铁臣建立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做到制度上墙、职责落实、目标明确、运作规范;充分发挥活动室的阵地作用,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通报“两委”工作情况,听取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村庄经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快速前进。
围绕全村群众吃水、沟渠通水、农田浇水等问题,刘铁臣带领村“两委”积极跑办,为村庄装上全天自动供水系统,让群众24小时都能用上自来水。为一改过去“河沟年年清,杂草年年生”的现象,他对村外2000米沟渠进行了高标准清淤,垃圾乱堆的臭河沟变成了清澈的小河,畅通的河渠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保障。
“怎样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关键,只有产业发展了,乡村才能繁荣兴盛,才能聚集人气,形成良性循环。”刘铁臣说,自从上任以来,他带领班子成员走访本村的汽车零部件、保温材料企业,在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后,积极联系银行、工信等部门申请资金支持和帮扶,扩大企业规模,拓展销售市场。前王庄村由最初的4家企业发展到目前24家,不仅扩大辐射带动覆盖面,还引导当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刘铁臣还鼓励有条件的村民进行特色果蔬种植,增加收入。
村里经济实力强了,村容村貌也要跟着改变。刘铁臣带领群众,积极筹资金,先后硬化村内水泥路7条,铺设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村内街道基本全面贯通。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刘铁臣建立“党员干部分包制”,发动广大党员义务清洁村内环境卫生,每条街巷均由党员干部认领并负责日常清洁。村内定期开展义务劳动,每周确定一天定时定点清扫道路、清运垃圾,消除环境卫生死角,种植绿化树苗2000余棵,村内环境得到有效整治,老百姓生活环境有了根本改善。
“村庄漂亮的同时,乡风文明、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也要跟上去。”刘铁臣说,党支部每年都会组织捐款,用于帮助村内80岁以上老人以及生活困难群众;多次组织“好媳妇、好婆婆”“尊老爱幼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通过正面典型带动提高村民文明意识。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委会投资11万元修建一处休闲娱乐场所,组建村大鼓队、老年舞蹈队等,以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
如今,前王庄面貌焕然一新,邻里团结和睦,社会治安稳定,移风易俗新风尚蔚然成风。获得“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后,刘铁臣并没有满足。在全市“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的深入开展下,刘铁臣和党员干部全力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