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又号真宗子。金代著名医学家,河间人,世人称其为“刘河间”。为“金元四大家”(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之首,是河间学派的创始人。因其临证以降心火、益肾水为第一要旨,也被称为“寒凉派”,为温病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刘完素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素问玄机原病式》(1186年),《内经运气要旨论》(《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1186年)3卷,《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年)15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三消论》附《儒门事》,《素问药注》(佚),《医方精要》(佚),其他托名刘完素的著作还有《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河间刘先生十八剂》《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刘河间医案》等。后人多把刘完素的主要著作统编成《河间六书》《河间十书》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医家的著作。
关于刘完素的出生地,传说有三个地方:
一是肃宁县洋边村(师素村)。据肃宁学者编写的资料记载:父刘路,母王氏,全家三口艰难度日。刘完素小名天喜,3岁时,父亲离世,家境愈加贫寒。7岁又遭洪水之灾,家乡一片汪洋。大部乡民逃往他乡寻求生计,其母子亦不例外。为了生计,只好将田产典卖给本村大户羡姓,随母逃难。漂泊至河间,寄居于城南十八里营村(今九吉乡刘守村)。富户杨翁予以收留,居于场屋简舍,让刘完素为其牧羊,供给食宿。杨姓家有私塾,其子亦在私塾读书,塾前有池塘数亩,刘完素放牧出归都饮畜塘边。或驻听读书朗朗、或侧听老师授课、窥视书文,久之私塾先生看刘完素求学诚笃,不计学俸,义务教习。刘完素母病,三次请医不至,不幸病逝,遂立志学医。后人为纪念刘完素,改洋边村为师素村,取“大师完素”之意。并在刘完素家宅基地上建成“刘完素庙”,立塑像。
二是河间市西九吉乡刘守村。据河间市刘守村编写的资料中记载。唐贞观十三年(639年),李世民在河北正定修大佛寺,当时河间知府为防河间水灾,在河间城东(刘守村)修镇海寺,派周、刘二人守护,宋朝时形成村庄名周刘店,公元1110年农历正月十五子时,刘完素在周刘店出生。刘完素生活年代正是宋金战争时期,金军攻到河间,宋兵在河间往东一里一营依次驻军,到该村是第十八里,于是村名改为十八里营。刘完素去世后,十八里营村改名为刘守村,由周姓财主出资修了刘守真庙。这里有前、中、后3个刘守村,被当地百姓称为“刘爷庙”的刘守真君庙位于中刘守村和后刘守村之间。村里传说有“唐贞观修镇海留下周刘店 陈希夷传守真医术受皇封”的说法。资料还说,刘完素生前曾在河间城西李府设馆授徒,去世后,其徒将李府改为师素府。
三是1923年王庆琦所写《惠济元医广济侯刘守真君口史》碑文,记载了刘守真生卒年月及籍贯。说他“生于南宋朱宁宗二十九年(1123年),原籍浙江绍兴府兰溪县,又迁居嘉兴府秀水县,成进士入太医院八年,简放直隶河间府,卒于武宗二年(1309年)”。刘完素生于浙江兰溪县似不可取,“成进士入太医院”“简放直隶河间府”等应载各地县志。查《兰溪县志》(光绪十三年本)《秀水县志》《河间县志》,均未收载,特别是《兰溪县志》及《秀水县志》对刘守真只字未提。资料记载:明朝授刑部主事章拯,金华府兰溪人,在《重刻刘河间保命集序》中:“吾乡朱丹溪,固河间三传弟子,兼法东垣,而时出之……而河间之书隐矣!殊不知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河间固医中王也。”只承认朱丹溪是金华人,而没有记载刘完素是金华兰溪人。虽不可排除史书遗漏,但就目前资料看,刘完素不可能是浙江兰溪县人,后也未迁居秀水县。笔者在收集考证刘完素资料时,曾在沧县小赵营村刘守真庙碑文上看到刘完素祖籍浙江兰溪人的字样,经询问,知情人说2000年重修刘守真庙时,抄于保定刘守真庙记载。
河间和肃宁二地相邻,历史上同属一地,自宋雍熙三年(986年),才在河间县西置平虏寨。景德二年(1005年)改为肃宁城(今肃宁镇),属河间府。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废肃宁县为镇,入河间县,隶中书省河间路。金正隆元年至三年(1156-1158年)在此置肃宁县,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历史上肃宁县隶属河间府,无论是在肃宁还是在河间出生,称刘完素“刘河间”无可争议。肃宁政协编写的《肃宁文史》:据白话本《河间县志》载“……金……刘完素寓居河间……”倾向于生于离河间不远的肃宁县,但刘完素死后的墓地在河间刘守村,从人们的习惯和民俗规律推断,刘完素死后不应埋于离假设出生地家乡肃宁师素村之外40公里,反之佐证河间刘守村应该是刘完素出生地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官方记载的纪念刘完素建庙时间,在河间是元初,在肃宁是明万历年间。